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日本即将向原子能机构提交新报告

日本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以后,一直在核电站事故的处理方式和节奏上存在问题,这使国际社会始终感觉不安全。为此,在野田佳彦政权上台后,首先就把眼光放在了处理和善后核电站事故的问题上。

据日本《朝日新闻》的消息,经过总结,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交的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相关补充报告草案基本已经成形。在新的补充报告草案中,列举了包括如何在事故状态下确保电力供应等从此次核电站事故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及具体对策,并明确向国际社会强调,在手机事故情报与研究解决事故的教训中,日本政府应该“负有责任”。这份草案将经过进一步审议后,于9月中下旬前后,分别提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及总会。

根据日本内阁府相关人士透露,9月11日,正是距离“3·11大地震”后的半年,野田佳彦内阁将在首相官邸召开原子能灾害对策委员会会议,该委员会召集人由首相野田佳彦担任。会上,内阁将专程审议这份草案,并正式敲定其内容及提交日期。这是野田佳彦内阁成立后,针对核电站事故起草的第一份报告书。

这份补充报告书草案大约有500页,是在菅直人内阁的6月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部长级会议提交的报告书的基础上完成的。全草案共包括9个部分,对6月以后的核事故新状况以及政府的努力措施等项作了补充

日本在菅直人政府时期,曾在2011年6月提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电站事故”报告书中明确列举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28个教训”,草案明确记录了其后的执行和计划等具体措施。对于“事故发生时确保电源”这一项,将实施后备电源车以及防止输电铁塔坍塌措施以尽快的速度来冷却核反应堆,同时,并且正在计划使用大容量蓄电池。

补充报告草案中对国家和电力公司的职责分担不明确的现象进行了反省,重新界定原子能灾害对策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职责,修改相关法令和手册,在政府与所有电力公司及核电站实现视频会议系统对接,为政府的指示和信息收集提速。

报告书中言及到了内阁批准的一项方针,即作为强化安全的措施,日本政府将于2012年4月,设立环境省的外部机关——原子能安全厅(暂定名)。由于各地方自治政府直接监管的环境检测仪器和设备在地震和海啸时遭受损失,因此草案书还提出构筑由原子能安全厅管辖,在紧急时期由国家负责检测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