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破坏了很多波浪和海潮监测仪器,下一次海啸等灾害来临时,相关机构能否及时发出警告让日本民众很担心。
据日本《读卖新闻》消息,地震前,为了随时侦测海洋波浪变化形势,日本气象厅曾从北起青森,南至福岛的广阔海域中,设置了七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大地震发生后,这七个全球定位系统中的五个遭到破坏。而原来沿海岸设置的13个潮汐观测设施中也有6个出问题。7月10日发生地震时,这些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全面监测潮汐的变化。
现在,日本很多地方还是余震不断,而对海啸的监测力度却呈现弱化局势。专家们担心“如果发生海啸,不能及时迅速做出反应”。
日本国土交通省介绍,GPS波浪测量仪被安放在离陆地20公里左右的海上,随时监测海面的变化,并将相关数据通过无线电传送回沿岸的接收站。国土交通省将根据传回的数据对港湾设置进行调整,并同时将数据传送给气象厅,以便气象厅对海啸做出预测。
3月11日地震发生后,气象厅从地震规模和震中位置预测了海啸的高度,并向有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东北地区各县发出了海啸预警。当时气象厅向宫城县通报的海啸预测高度为“6米”,岩手和福岛分别为“3米”。发出海啸警报25分钟后,气象厅又根据波浪测量仪的数据,将海啸高度修正为在宫城“10米以上”,岩手和福岛为“6米”。通过波浪测量仪得出的数据与实际的海啸规模非常接近,仪器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但此后,波浪测量仪向陆地上的信息回收站传送信息时,信号被海啸阻断,七个测量点的仪器都出现了故障。
其中,受损较轻的宫城县两处波浪观测点在5月恢复正常。岩手县的一处观测点通过手机的数据传送功能进行了调试,但7月10日的海啸发生时,因仪器出现异常,不能进行正常监测。此外,其它的4处波浪观测点到7月下旬还不能恢复正常的数据传输。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8 |
|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