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核污染。3月11日以来,日本遭遇了人类首次“复合型大灾难”。如何应对?不仅仅是摆在日本的现实问题,也应该引起世界各国的深思;而中国也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日本此举对中国颇有借鉴意义。6月14日,日本内阁会议发表了《2011年度防灾白皮书》。
日本《读卖新闻》上介绍了“白皮书”的相关内容。该文件将“3·11大地震”确定为日本遭遇的地震、海啸、核污染三位一体的 “复合型大灾难”。对于地震和海啸,“改善受灾者的生活环境”作为首要问题被写进白皮书。而对于福岛核电站的核燃料泄漏事故,除“划定避难区域”等政府已经采取的措施外,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和受害状况的具体数据都没有被提及。
“白皮书”中引述了5月底的统计数据,地震、海啸的遇难人数超过了15000人,另有8500人下落不明,是日本战后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白皮书提出:今后,除了修订预想灾害的规模、防灾的基本计划和海啸的影响范围外,还要强化应对大范围灾害的能力。白皮书还特别强调,有必要对现在的东海?东南海?南海同时发生地震和首都发生直下型地震的对策进行审视。目前,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正在积极推动《强化海啸对策》等法案在今年秋天通过。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