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灾对日经济损害显现 日本汽车业减产创历史纪录

3·11大地震过去快50天了,灾害对于日本制造业核心部门所造成的损伤正在逐步反映出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4月25日下午,丰田等日本主要汽车厂商公布了3月份汽车生产状况报告。

报告显示,受大地震影响,各厂商当月减产幅度平均超过50%,产量纷纷创下历史新低。分析人士感叹说,“大地震让日本经济的支柱出现裂痕”,而且其程度超出预想。

根据报告,丰田3月份汽车产量为12.9万辆,同比减产62.7%,单月产量创下1976年1月有该项纪录以来的历史新低。此外,本田、日产、马自达、铃木3月份的汽车生产跌幅分别为62.9%、52.4%、53.6%和60.2%,均为有记录以来的单月产量新低。受生产减少的影响,日本汽车企业销售也出现明显萎缩,丰田3月份国内汽车销售量下降45%,出口下降33.4%。

《日本经济新闻》称,大地震和核泄漏危机所引发的连锁灾害效应让日本汽车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大地震后,日本汽车产业一度全面停产,4月18日,主要厂商受灾地区工厂基本上恢复了生产,但受制于电力供应不足和零部件供应链瘫痪,各汽车厂商只能采取轮流生产,并限制部件短缺车型的产量,生产效率不到正常水平的50%。

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曾于22日在东京表示,丰田的目标是在2011年11月到12月期间实现国内和海外工厂的生产正常化,为此丰田将“拼上性命”。不过外界舆论认为,如果电力供应危机进一步深化,这一目标实现起来仍很有难度。《产经新闻》25日称“日本汽车产业陷入长期化危机”,何时能够摆脱这一状态需要进一步观察。

《产经新闻》分析称,丰田今年国内、海外汽车工厂预计总产量为770万台,减产数量将达到80万台,而且基于目前生产恢复状况迟缓,以及6月份之后零部件供应的“状况不明”等因素,现有的生产效率依然可能进一步下滑,受此影响,丰田今年总产量可能跌破700万台大关。对于本田、日产等企业,情况也大致相同。核心产业遭受严重破坏,复产过程漫长使得对于日本经济前景的担忧气氛进一步浓厚。据《日本经济新闻》25日报道,日本银行(央行)最新一期经济物价展望报告将2011年日本经济实质增长率预期从震后初期预测的1.6%大幅下调到0.8%,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重点企业受地震和各种次生灾害打击的程度超出想象”。

此外,路透社25日称,投资者预测,海外的竞争对手将会从日本的灾难中获益,事实上,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集团的股票在周一都升至创纪录。韩国一名投资与证券分析师说,现化和起亚是日本汽车业遭受打击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会趁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