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4月10日,第四次当选东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高调宣称“东京会申请举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奥。石原在发表演讲时说:“如果每位东京市民在2020年之前的9年里坚持希望,将对日本的恢复和重建产生巨大鼓舞。”
“申奥”能助日本“重整旗鼓”吗?随着石原慎太郎富有鼓动性的言论出台,这一话题也在日本社会引起广泛争议。
“二战”之后,在美欧等国的大力扶持下,日本国力迅速复苏。1952年,东京都就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申办奥运会。1964年,东京都成功地举办了第18届夏季运动会。日本也由此成为亚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它全面带动了日本的建筑、旅游、食品、通讯、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好地向世界展示了日本新的国家形象。随着1970年大阪世博会和1972年札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日本真正驶上了经济腾飞的快行线。
应该说,现代奥运会早已超越了体育比赛的范畴,随着其不断商业化的发展趋向,举办奥运会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奥运会对投资和消费的刺激作用,以及通过举办奥运会激发出的民族凝聚力,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如今,时过境迁,在经历多年国内经济低迷和百年一遇的大地震和海啸之后,日本能否通过“申奥”和“办奥”,再次激发出整个社会的活力,帮助日本“重整旗鼓”,实在令人质疑。
首先,对于东京“申奥”,日本民众缺乏激情。战后,日本社会百废待兴,为了尽早重新建设好这个国家,日本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由此形成的强大合力帮助日本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今天,日本就如同一位高龄老人,普通民众似乎丧失了当初的那种奋斗激情和创造力。而本次东日本大震灾则进一步重创了日本人的精神意志,往日美好的家园如今成为废墟一片,昨日朝夕相处的亲人今天已成故人,挥之不去的核辐射阴影让许多民众看不到重建的希望。此次此刻,寄托于“申奥”这样的“强针剂”激活日本社会的活力,恐怕是难以如愿的。
其次,承担“办奥”,日本经济负担沉重。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投入的资金是当时奥林匹克历史上最高的,如果把所有相关事业的投资均计算在内的话,总费用高达1兆日元,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约合30亿美元。尽管当时的日本经济还不算很强,但总体形势是向上发展的。如今,日本经济早已陷入低迷的怪圈。为了维持发展,日本政府只能靠年复一年地增发国债,以至于日本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债务额最高的国家。在这种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下,莫说举办奥运会,就是“申奥”的经费来源问题,恐怕也难以解决。而对于刚刚经历百年一遇大震灾的日本民众来说,为了申办奥运会而进一步增加税负,恐怕是难以答应的。
自2002年与韩国共同举办足球世界杯之后,日本似乎陷入了一道申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怪圈。但是,几次努力均无功而返。其根本原因在于,像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国际体育赛事,主办方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除了考察承办国的经济实力,更加看重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而日本只想通过这些赛事刺激本国低迷的经济,或者借此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而这则不会满足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的要求。冀望借助国际社会对日本遭受灾难的同情,为日本谋得奥运会的举办权,空拍也只是某些日本体育官员的一厢情愿罢了。
“申奥”,现在是某些日本政治家抛出的“诱人”宣言,目的就是为赢得民众关注。但是,大灾过后的日本,更需要重拾民众的信心,而不是政治家喊几句空洞的口号。也许,正如一位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比起申奥,日本政府更应该为加快灾后重建做点更实在的事情。”(作者系日本太阳升集团董事长)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