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者遗体激增 如何处理难倒地方政府

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啸已经过去七天,在重灾地区,源源不断运来的遇难者遗体让人犯了难。

如今,一些安放遗体的场所已经满员,而火葬场的遗体处理能力有限,保存遗体的干冰和停尸袋也供不应求。一些自治团体开始研究用土葬的方式来安葬这些遗体,然而对土地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麻烦。

岩手县宫古市的宫古勤劳青少年体育中心现在已经变成一个遗体收容所,这里的工作人员苦恼地告诉记者:“不知道还有多少遗体会运过来”。到3月16日为止,宫古市已经确认的死亡人数上升到200人左右,有150多具遗体送到该中心,但是收容所里的停尸袋不够用了,一些遗体只能先用毛巾裹着。目前失踪市民的数量也已经达到了1600多人。工作人员说:“干冰的供应已经有着落了,但是还没有运来,已经没有办法接收更多的遗体了”。

岩手县山田町的火葬场从16日开始运转,火化一具遗体大约需要5升油,虽说可以从别的县里取来柴油,然而,就算马力全开,一天最多也只能火化5具遗体。县里负责人表示:“遗体长时间停放对卫生环境有害”。正在申请向受灾较轻的内陆自治体移送,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目前移送车辆的燃料还没有着落。

一些自治团体已经开始研讨土葬方案了,但是县里能够用来土葬的土地只有0.04%。县里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没有土葬方面的信息咨询顾问,需要多少土地,安葬在哪里比较合适,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头绪”。

针对土葬的问题,宫城县县政府设立了“土葬部”,该部制作出有关土葬方面的指导手册,并分发给各个灾区的自治团体。虽然根据《墓地埋葬法》的规定,如果得到市町村长的许可是可以进行土葬的,但是出于公共卫生方面的考虑,一般的市町村内土葬都是禁止的。这次由于事态紧急,只能破例了。

宫城县内有27个火葬场,然而由于地震原因,3分之1的火葬场无法使。干冰和灵柩也供应不上,17日,该县已经向山形县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