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未来将在中东展开争夺石油战

有人说,当今是科技时代,人类正从“石油文明”时代走向“后石油文明”时代。但是,展望未来的时候不能忘记眼前,这就犹如那句流行语——“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如今,以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石油都是“万万不能的”。在这个问题上,中日两国应该是有同感的。

精明的日本人敏锐地感到,“中东产油国计划大幅扩大向中国的原油出口”。《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正在成为亚洲地区在中东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2010年,伊拉克计划对中国出口石油的日产量比2009年提高2.4倍,达到每天34.4万桶。沙特阿拉伯也计划每天向中国出口的石油增加3成,达到每天104万桶。科威特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则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6成,达到每天24万桶。当西方发达国家对原油的需求量已经达到顶峰的时候,凭借经济高速成长的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则在不断增加。中东产油国正在把亚洲最大的出口国日本渐渐地转变为中国,这种趋向越来越明显。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2009年1月至11月,日本每天从沙特阿拉伯进口112.1万桶原油,中国在此每天进口80.6万桶原油。日本每天从伊朗进口41.1万桶原油,中国在此每天进口47.4万桶原油。日本每天从伊拉克进口5.7万桶原油,中国在此每天进口14.4万桶原油。日本每天从科威特进口34万桶原油,中国在此每天进口14.6万桶原油。从总体来看,日本在这个地区每天进口361.3万桶原油,中国在这里每天进口398.9万桶原油。

还有这样的消息,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2009年对中国出口石油每天约为80万桶。2010年,沙特国营石油公司预计每天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增长到104万桶。这其中20万桶将供给沙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福建省开办的合资炼油厂。现在,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已经占沙特石油出口总量的20%。今年1月,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出访沙特,表示到2015年,中国与沙特的贸易额将增加50%以上,由此显示出对沙特石油的依赖。中国也正在为此强化与沙特的关系。

日本人认为,中国作为主要“新兴国”之一对原油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预计在21世纪20年代,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将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将是现在两倍,每天至少需要1590万桶原油。所以,中国一定会竭尽全力确保石油的来源。

中东产油国也日益重视中国市场。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亨就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能够向中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原油了”。目前,沙特每天向日本出口大约100万桶原油,今后几年很可能发生逆转,对中国出口的原油多于日本。如今,在OPEC中处于第二产油国位置的伊朗,其对华出口已经超过对日出口。

《日本经济新闻》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中东产油国对中国的出口不断扩大,就有可能影响对日本原油的安定供应。在不久的将来,中日是否会在中东地区展开一场石油争夺战呢?人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