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11月16日开始探讨在月度经济报告中写入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升高。最快可能写入20日公布的11月份报告,这将是自2006年9月以来这份官方报告中首次写入通缩一词。
在11月16日公布的第三季度(7-9月)GDP初步数据中,显示国内物价动向的内需平减指数创下51年来的最大跌幅。分析认为,日本政府旨在通过明确提及通缩风险,展示出重视经济的姿态,并敦促日本银行(央行)采取对策。
内阁府将通缩定义为“物价持续下跌的状态”。虽然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在9月止住了连续7个月的下跌势头,但考虑到内需平减指数跌幅巨大后提高了对通缩的警惕。
通缩状态有可能令企业收益恶化从而导致工资和所得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对日本经济造成不小的杀伤力。日本政府在2001年3月的月度经济报告中首次公开承认了通缩状态。后因在通缩背景下依然实现经济复苏,于2006年9月的报告中删除了连续约5年的通缩一词。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