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兴起和黑茶市场的逐步壮大,广西梧州六堡茶正走出岭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在中原腹地河南,六堡茶的拥趸越来越多。作为2003年创办郑州首家茶叶批发市场,推动河南茶产业发展的开拓者,河南省茶叶商会创会会长姬霞敏不仅见证了河南茶市从起步到发展再到繁荣的全过程,更在2014年坚定地将六堡茶引入中原。从公益讲堂到文化节,从市场培育到产业对接,姬霞敏和她带领的团队,正在让六堡茶从小众认知走向大众消费。本期《日中茶界》编辑部对姬霞敏会长进行了专访,一同回顾她的茶行业之路,解读“梧州六堡进中原”背后的故事。
《日中茶界》编辑部:您从哪一年开始从事茶行业工作?
姬霞敏:我是2003年创办郑州首家茶叶批发市场,正式开启行业生涯。2001年出差到广州看到当地的茶叶市场,对我这样一个纯粹的北方人来说既新鲜,又惊喜。那时候的河南茶叶消费还停留在公家发放消暑降温茶的初级阶段,除了茉莉花茶、信阳毛尖,几乎见不到其他茶类。所以产生了把这样的茶叶市场形式引进到河南的想法。
2002年开始筹办市场,当时起步相当艰难。2003年10月18日郑州茶叶批发市场正式开业,不到一年市场内入驻经营的品种陆续涵盖了信阳毛尖、铁观音、普洱、花茶、红茶、台湾茶等品类,还有茶具茶器、根雕等艺术品,全省及周边城市从这里批发进货,省会城市喝茶群体也逐渐汇聚到这里来。当时最早的一批商户,几乎现在仍然都在国香茶城,是我们河南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市场的参与者、建设者,是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今初代茶人已经陆续交棒,二代三代茶人已经成长起来。我们的市场也经过历次迭代升级,软硬件都有了极大的完善提升,并且获得商务部颁发的“中国特色商业街”荣誉称号。
《日中茶界》编辑部:您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并喜爱六堡茶?
姬霞敏:2014年我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去梧州,首次接触到六堡茶,一喝就喜欢上了这款风味独特、体感友好的茶品。当时还特意去到了苍梧县茶产区,带回来一些六堡茶跟周围的朋友们品鉴。当时六堡茶价格普遍比较低,也不太讲年份。
那时候河南市场上普洱茶、白茶正流行,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当然信阳毛尖、花茶甚至铁观音一直也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大家对六堡茶接触少,都比较陌生。但是分享给朋友们,大家都挺喜欢。我就经常请身边的朋友们品鉴,慢慢带动一批人开始关注六堡茶。当时寄来的茶现在还留存了一些,都是品质很好的茶,每年拿出来喝,风味越来越好。
《日中茶界》编辑部:为何会想到举办“六堡茶进中原”的活动?
姬霞敏:举办“六堡茶进中原”活动,核心是结合六堡茶的自身优势与中原(尤其是河南)的市场潜力,推动这款优质黑茶被更多人认知和接受,具体可从3个关键维度来看:
1.六堡茶的自身价值支撑:它作为中国黑茶名片,有上千年历史,不仅基础价格低、便于储存,还具备肠道调理、祛湿等契合大众健康需求的体感优势,自身“性价比+功效+文化底蕴”的组合,是进入新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当下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
2.中原市场的适配性包容度:河南是消费大省且包容度高,中国六大茶类已在此扎根,具备成熟的茶叶消费土壤,铁观音、金骏眉、普洱茶、白茶等等,在河南市场都非常成功,河南的老百姓都能接受喜爱;而六堡茶作为黑茶品类的补充,能填补当地黑茶市场的细分空白,满足消费者对不同茶类的选择需求。
3.前期铺垫与长期推广目标:早在2019年我们就通过首届六堡茶公益大讲堂,邀请马来西亚六堡茶协会会长郭俊邦、梧州专家吴平老师等权威人士,科普六堡茶的文化、历史与优势,已为六堡茶在中原积累了认知基础;同时在中原茶文化节活动中,专门设立六堡老茶私享会活动,这些前期积累的条件逐步成熟,后续的“进中原”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推动六堡茶从“小众认知”走向“大众消费”。
《日中茶界》编辑部:请您谈一谈第三届六堡茶进中原活动,与以往两届相比有何亮点?
姬霞敏: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也就是刚刚落幕的“2025河南六堡茶文化节暨梧州六堡茶进中原”活动,在规模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本次活动梧州组织了42家规上企业参展,是企业参展数量最多的一届。众多企业纷纷带来拳头产品,实现了品牌的集中展示与优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六堡茶产业的雄厚实力。
本届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创新和拓展,吸引到更多的受众群体。老茶私享会、六堡茶调饮大赛、清凉茶会、大咖说、十佳品牌评选等,在观展体验上可称耳目一新。
在内容深度上也有了质的突破。专家阵容可观,深度交流可圈可点。在“大咖说”环节,邀请到资深茶人杨多杰老师、知名茶专家吴锡端老师、张俊伟老师和马来西亚的郭俊邦会长等业界权威。他们从文化、流通、产业生产等不同角度剖析六堡茶的当下与未来,为六堡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也让参会者对六堡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在这次活动中,在各方共同推动下,共同发布了“梧州六堡茶发展郑州宣言”,更为六堡茶的普及注入希望。宣言明确提出,要加强南北协作,打通六堡茶流通链条,构建稳定的供应体系与文化推广机制。此举标志着六堡茶产业进入区域协同发展新阶段,不仅稳固了中原市场地位,更推动了六堡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与文化辐射力,在六堡茶产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我坚信,南北协作,产销畅通,品牌强建,文化输出,六堡茶正以澎湃之姿迎接更广阔的市场未来。
《日中茶界》编辑部:您认为六堡茶作为侨销茶,进入北方市场有哪些机遇?
姬霞敏:六堡茶作为侨销茶进入北方市场既有机遇也是挑战,围绕其“侨销基因、产品特性”与“北方市场需求、环境特点”的适配度展开。
六堡茶在中原市场的机遇来自以下几点:
1.产品特性契合北方消费市场需求。六堡茶基础价格低、大众接受度高,且具备不影响睡眠、调理肠道的特点,契合北方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健康属性茶饮的需求;同时,其“越陈越香”的特性,与北方部分消费者对茶品收藏、陈化的兴趣相匹配。
2.前期推广奠定了认知基础。自2019年起我们通过公益大讲堂、六堡茶文化节、品鉴展销等活动持续普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减少了市场启动的初期成本。再者北方市场包容度强,六大茶类均有扎根,为六堡茶提供了成熟的消费土壤。
3.北方仓储环境的独特优势:以郑州为代表的北方城市四季分明,利于六堡茶后期发酵与转化,若能建立标准化仓储体系,可形成“北方转化特色六堡茶”的差异化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日中茶界》编辑部:六堡茶在北方市场的销量与认知度如何?
姬霞敏:六堡茶近两年在北方市场热度不断攀升,逐渐成为新热点,尤其是在中原地区,发展势头格外强劲。
在河南省,通过河南省茶叶商会与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局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六堡茶得到了大力推广。两地双方联合举办了六堡茶公益讲堂、老茶品鉴、六堡饕餮新年茶会,以及连续开展三届“河南六堡茶文化节暨梧州六堡茶进中原”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成效显著,六堡茶的市场表现节节攀升。
从市场销售数据来看,增长态势十分惊人。两三年前,河南市场六堡茶的销售额不足千万元人民币,而到2024年,全省六堡茶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约10亿日元),短短数年时间实现了数倍增长,成为中原茶叶市场的一匹黑马。在2025年9月12 – 14日举办的河南六堡茶嘉年华暨梧州六堡茶进中原活动中,现场人气火爆,40家梧州六堡茶企业集中展销,多家六堡茶企业与河南本地茶城、经销商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进一步完善了六堡茶在中原地区的销售网络。
《日中茶界》编辑部:现如今的国香茶城,有多少家经营六堡的商户?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姬霞敏:国香茶城经营六堡茶的商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有六堡茶专卖店十多家,另外还有40多家商户的经营品类里涵盖六堡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六堡茶销售集群。
品牌连锁型商户:像三鹤六堡、中茶六堡、中茗六堡、圣源六堡、茂圣六堡、天誉六堡这类知名品牌的专卖店,凭借深厚的品牌底蕴与广泛的市场知名度吸引顾客。三鹤六堡作为梧州茶厂旗下品牌,制茶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品品质稳定,其经典的六堡茶产品口感醇厚,槟榔香显著,深受老茶客喜爱;中茶六堡依托中粮集团强大的资源与渠道优势,在产品研发、生产标准把控上极为严格,从原料选取到加工工艺,都遵循高标准,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在国香茶城的门店也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与品牌保障的消费者。
今年梧州六堡&茶船古道,梧州六堡茶河南推广中心也入驻国香茶城。标志着梧州六堡茶深耕中原市场步入了新篇章,将为中原地区茶文化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特色小众型商户:一些小众品牌或独立经营的商户以独特的产品风格和个性化服务立足。如行水堂,店主李伟,常年前往苍梧县收购六堡茶,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在他店里均能对比品鉴感受。
综合经营型商户:部分商户经营多种茶类,近几年开始将六堡茶作为其中特色品类。如圣源茶业,老板王银奖是福建茶商,主要经营六堡茶、福鼎白茶、西湖龙井等品牌。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10/4 |
|
![]() |
2025/9/6 |
|
![]() |
2025/9/6 |
|
![]() |
2025/8/27 |
|
![]() |
2025/8/25 |
|
![]() |
2025/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