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华诞,经济建设硕果累累。在这个时候,有一种名叫“怀念和感谢”的情感油然升起。怀念一切曾经帮助过新中国建设的人,感谢一切帮助新中国发展的人。不久前,记者采访了日本花甲自愿者协会,这就是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援助单位之一,这里有用自己的贡献谱写日中好之歌的人们。
一、来自银行家的建议
1977年4月,曾经担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的渡边武在“国际协力推进恳谈会”上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构想,要建立一支日本“花甲协力队”。其实,这个构想是渡边武担任亚洲开发银行总裁期间萌生的。当时,因为工作关系,渡边武经常奔波于亚洲各地,偶然了解到美国很多技术专家退休之后活跃在海外其他国家,既发挥了余光余热,又为所在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于是,渡边武也想呼吁日本的老人这样做。但由于工作繁忙,他只能把这个想法放在心中。退休后,渡边武由银行事务转向国际合作事业后,才公开了这一设想。
建立“花甲协力队”构想被《朝日新闻》报道之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社编辑部就收到了很多来信,有人表示支持,并说一定要参加,有的人干脆寄来了履历书主动“推销”自我。渡边武被这些老人的热意打动,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开始和有志者一起筹建“花甲协力队”。没有经费,大家就自带盒饭;没有场所,就到处求人提供。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977年9月,“花甲协力队”的事务局出现了,并在当年10月向瑙鲁共和国派出第一位队员,帮助该国提高汽车整备技术水平。
“花甲协力队”的名称几经变迁,1979年受到日本外务省的认可,被认定为财团法人,正式名称定为“日本花甲自愿者协会”。1980年,开始向中国派遣专家。“花甲自愿者协会”现任理事羽贺慧充满回忆地介绍说,渡边会长要求我们这个“协会”一定“不要只给人家一条鱼,而是要交给人家打渔的技术。因为给人家一条鱼只能供他填饱一天肚子,而教打渔的技术则可以让人家受益一生。渡边先生非常喜欢这句名言。而这句话是来自中国的古语。”由此可见渡边武和中国的渊源之深。
据《日本经济新闻》的连载《我的履历书》记载,渡边武1906年2月15日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今年已经103岁了。他出生那年正逢祖父60岁大寿,于是就取祖父名字的一个字作为他的名字。他的外祖父叫渡边国武,曾经担任日本内阁大藏大臣等职务。他父亲担任过司法大臣。从小受到父亲熏陶,渡边武继承了反战思想,并对亚洲情有独钟。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后,渡边武进入大藏省,负责外汇兑换业务。香港沦陷后,他被派往香港调查经济情况。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战后,渡边武担任日本大藏省财务官,1952年担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公使,1956年起他历任国际货币基金理事、世界银行理事。1966年成为第一任亚洲开发银行总裁。
渡边武退休后创办的“日本花甲自愿者协会”每年都向中国等亚洲国家派遣很多花甲自愿者,他自己也多次造访中国,成功地把花甲自愿者协会的活动融入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二、日本花甲自愿者在中国
9月19日的下午,记者来到了为中国派遣了多名专家的“日本花甲自愿者协会”。办公室在一个较小的房间内,由于人多显得很是拥挤,屋内陈设也和奢侈二字相差甚远。该会现任理事长丸山俊二、理事羽贺慧和神服严还有中国派遣部的小高清藏参与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畅谈该会对中国的支援事业。
“日本花甲自愿者协会”自成立到现在共向中国派遣了3800名花甲专家,涉及农业、工业、日语教育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农业领域的成果十分惊人,其中成果最为显著的当属把“红富士”苹果推广到中国。有“红富士”苹果育种人之称的伊藤喜隆,为了帮助“红富士”落户中国,从1991年开始30多次前往中国,亲自向当地农民传授育种,栽培技术。目前,中国苹果栽种面积的80%以上都种上了红富士,年产量超过2500万吨。为此,伊藤喜隆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并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国家友谊奖。他去世后,中国河北省顺平县为了表达敬意,特意为他树立了纪念碑。
伊藤喜隆刚到中国的时候,看到农民的贫穷十分心痛,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同时发现中国农民种植的苹果都是密集型的栽培。于是,伊藤喜隆说,按照我说的方法,坚持三年,就可以看到大而甜的“红富士”了。开始,农民们都不相信他,少数大学教授也嘲笑他。可是,他坚持不懈地多次前往中国指导和监督,终于在三年后让中国的农民看到了压弯了枝头的大苹果,赢得了当地农民的称赞和感谢。
古藤实是日本柑橘栽培的专家,他从1981年起就和中国四川农民进行技术交流。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他在中国开垦了13公顷的荒地,按照日本的栽培技术载培了27000棵柑橘,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并把选择优良品种的理念深入了中国农民的心中。他告诉中国农民,柑橘是从唐代从中国传遍世界的,所以优良的柑橘品种一定是在中国,只要农民去不断选择和寻找,一定会种植出世界最好的柑橘。
安徽省长丰县曾经是中国著名的贫困县。自从“日本花甲自愿者协会”派遣的专家们到此之后,该县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栽培草莓。由于按照日本的技术,冬季也能生产,当地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到。目前年间生产量高达8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可销售2.6亿元。大约4万户农民因此受益,长风县也成为全国第二大生产县。
记者询问,经协会派遣的各位专家到中国后感到比较为难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出,在场的协会干部纷纷说,主要是中国人对我们派遣的专家不够信任,不按照日本专家的要求去做,所以一件事情要反复强调多次,才能让中国农民遵守和接受,既费时又费事。再有就是语言问题,虽然配备有翻译但是水平高低不同,这对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他们又强调,“日本花甲自愿者协会”和中国的合作是最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直接参与安排,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平台和条件。还有一名日本人花甲自愿者到中国某地指导自行车制造技术,为此他需要搜集中国人男性的平均腿长和女性的平均腿长等,为此要分别丈量女性的腿长。这下中国有关人员可不高兴了,说他是变态,别有用心。这让这名来自日本的花甲自愿者哭笑不得。
最后,现任理事长丸山俊二先生谈到了对中国事业的看法和今后打算。他说中国经济取得了飞跃的进展,但是却也伴随之产生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的加大,还有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等。这些日本也都曾经经历过。如果说过去我们向中国派遣专家是对缩小贫富差距有所帮助的话,那么今后我们将开拓在环境方面对中国的支援。这是我们今后的目标。我们协会将继续本着草根交流的理念,不管日中之间发生怎样的政治问题,坚持和中国的普通人进行交流,传授能够让他们受益一生的技术和技能。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