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怒怼日本外相篡改历史的言论

近日,围绕前苏联80年前对日参战及北方领土问题,日本外相岩屋毅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言论交锋。岩屋毅声称前苏联“违反《日苏中立条约》”“参战不恰当”,而扎哈罗娃则严正驳斥,直指日本是“地球上唯一不愿完全承认战后处理结果的国家”。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历史事实的认定,更折射出日本在战后国际秩序问题上的顽固态度,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1945年8月,前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对日宣战,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日苏中立条约》虽在形式上存在,但日本早已撕毁条约精神,在亚太地区发动侵略战争,将苏联远东地区置于潜在威胁之下。苏联参战不仅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也维护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

从法律层面看,《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战后秩序基础,苏联参战是履行国际义务的正当行为。日本外相岩屋毅试图以《日苏中立条约》为借口否定苏联参战的合法性,实则是对国际法的选择性适用,暴露了其扭曲历史、逃避责任的险恶用心。

从道德层面看,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细菌战等滔天罪行,其侵略行径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苏联参战是对日本侵略的正义反击,而日本却反咬一口,妄图通过篡改历史来美化自身形象,这种行径是对战争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也是对人类良知的公然挑衅。

扎哈罗娃的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是唯一不愿完全承认战后处理结果的国家。从北方领土问题到历史教科书问题,从参拜靖国神社到强推“安保法案”,日本在战后问题上始终表现出顽固的右翼倾向,试图通过渐进式方式突破战后体制束缚。

这种态度不仅损害了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破坏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基础。以北方领土问题为例,日本坚持“固有领土”主张,拒绝承认苏联根据《波茨坦公告》合法取得的领土权益,导致日俄和平条约谈判长期停滞。同样,在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通过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方式淡化侵略历史,引发中韩等国强烈不满,使东亚地区长期笼罩在历史问题的阴影之下。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过去也指引未来。对于日本而言,正视历史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政治智慧。德国通过彻底清算纳粹历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谅解与尊重;而日本若继续执迷不悟,必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8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为人类带来了持久和平。今天,维护这一秩序仍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国际社会也应敦促日本正视历史、迷途知返。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可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决议或声明重申战后秩序的不可动摇性;各国学者和媒体应加强历史研究,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谎言与谬论;普通民众则应通过和平示威、社交媒体等方式表达对历史正义的支持。

历史不容篡改,真相不容掩埋。日本外相岩屋毅的言论再次暴露了日本在战后问题上的顽固立场。日本若想真正实现国家正常化,必须首先学会正视历史、尊重事实。否则,无论其经济多么发达、科技多么先进,都难以赢得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与信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逆潮流而动的行为都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