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找回“空白的四世纪”吗?

我们知道,日本人追溯本国史,离不开中国历史的记载,而从中国史书中没有提到的三世纪后半至五世纪初的这近150年的日本史,则被日本史学界称为“空白的四世纪。”

但是,这百余年间却正是日本列岛政治体制和文化力量剧烈变化的时期,可见,解密、还原这段历史对日本历史文化、政治生态等研究是何等重要。

从《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的邪马台国女王台与(壱与)时代到五世纪初的倭五王时代,近150年间日本列岛的真实状况几乎没有记录可查。中国大陆彼时也正处于汉末三国战乱不断延续,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的纷争不已时期,而当时的日本也没有任何实时记录。

然而,在这个空白时期,前方后圆的古坟开始广泛分布于日本各地,这些证据显示了大和王权当时正处于势力扩大、版图扩展的大力发展时期。换句话说,这一时期大和政权的物证以众多古坟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

既然有古坟存在,考古不就能揭开这“空白的四世纪”之谜吗?其实不然,首先,大部分古坟在过去遭受了盗掘,埋藏的珍贵陪葬品包括人骨都被盗走了;其次,据史学家们无奈地解释,考古研究所需的挖掘和出土文物的保护管理及调查费用根本不足;第三,皇家宫内厅对大型古坟的调查完全不予许可,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如此,目前仅有的遗物或史料,依然对解开重大谜团发挥作用。比如,从日本最大圆坟——奈良县的富雄丸山古坟出土的形状奇特的蛇形长剑和盾形铜镜,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富雄丸山古坟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在四世纪后半建造的,正是古坟文化向现在的奈良盆地和河内平原扩展的时期。而蛇形长剑,已被证实就是在那一时期的日本列岛内制造的,同时出土的前所未见的鼉龙纹盾形铜镜,其精致的工艺更是令人惊叹。

位于大阪府古市古坟群北端津堂城山的大型前方后圆古坟,被证实与富雄丸山古坟同期建成。随后,誉田御庙山古坟(应神天皇陵)等古坟被发现建造在周边的大阪府藤井寺市和羽曳野市。同时,堺市的大仙古坟等百舌鸟古坟群也相继被发现并证实建造于同一时期。由此可见,斯时,大和王权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强大起来,并在日本列岛上广泛扩展其影响力。

尽管许多古坟无法进行学术调查,但从已出土的三世纪到五世纪的古坟陪葬品来看,似乎可分为铜镜主流时代和武器马具主流时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四世纪的日本列岛上出现了之前没有的马呢?有一种说法认为,攻入朝鲜半岛的倭军步兵在与敌方骑兵的战斗中遭受了重大失败,痛定思痛,这可能成为了战马被引入倭国的契机,事实上,史料表明,所谓的“空白的四世纪”期间,日本列岛的马具数量确实处于急剧的增加期。

此外,从埼玉古坟群推测为五世纪后半建造的稻荷山古坟出土的金错铭文铁剑同样显得尤为珍贵。因为虽然有多种说法,但115字的金错铭文被认为是证明第21代雄略天皇存在的重要证据。铁剑持有者自豪地把他受命为大和大王的“杖刀人首”(警护队长)之事以金错铭文的形式刻在剑身上,而这是否意味着在雄略天皇时代,当时的埼玉县的武士曾担任大王,即雄略天皇的卫兵呢?

提到铭文铁剑,奈良县樱井市的石上神宫传承的国宝七支刀也很重要,关于这把七支刀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但最新的调查显示,比较有力的说法是这把七支刀在公元369年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制造,并于372年带到日本列岛的。2025年,藉国立奈良博物馆的“超国宝”展览之契机,用CT等手段再次对这把七支刀进行了详细检测。结果显示,铸造年号几乎可以确定为“泰和”年间,这意味着它确实是在空白的四世纪的中间时期从百济带到或送到大和的。不过,以笔者愚见,连小鸡儿都抢的日本兵,不!大和兵,怎么琢磨着都像是抢回来的。而从这把形状奇特、被忽悠蕴含神秘力量的七支刀的铭文,也能够推测出当时百济与大和王权的关系。此外,从当时的朝鲜半岛高句丽的好太王碑文也可以看出,被称为倭国的日本人祖先渡过茫茫大海与当时的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虽然史学界依赖这些极为零碎的断片式的史料进行研究和推理、假设与证明,但难以从根本上厘清所谓的“空白的四世纪”的真实史实,所以,日本史学界共同的心声就是:希望能够对现存的古坟群进行实实在在的考古、学术调查,以求究明这段被认为日本最重要的历史。

就在前不久,在全国第一大的大仙古坟(仁德天皇陵)的前方部分,从露出的石棺调查中发现了铠甲的碎片和刀子的实物。因是出自古坟的前方部分,因此可以证明这不是大仙古坟的主人公,但很可能是属于一位男性的陪葬品,其中尤其受到关注的是“豪华的带鞘之刀”,因为从常识来看,这可能暗示着木棺中埋葬的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综上,日本史学家们呼吁,不能就这样把国家创造最重要的近150年留在空白史中。揭开历史、究明历史需要更多的预算,更需要宫内厅的配合。不过,据笔者所知,这大抵是个美好的愿望,因为,在日本早就有皇室来源于朝鲜半岛的说法,因此据说皇室,不!更应该说是宫内厅,乃至日本大多数人,他们都不希望从古坟里考古考证出皇室真的来自朝鲜半岛,那可就真的尴了个大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