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搞选举都拿外国人说事儿,有几个是真心的?

在刚刚结束的参院选举中,“外国人问题”俨然成为各党派争夺选票的焦点。

日本对待外国人的政策,是“包容”还是“纵容”,各政党都招数迭出地引导民意在二者之间讨论,这一政策也引发了日本有识之士与各政党之间的论战。

有专家在日本《东京新闻》发文指出,日本正被引导着走向“排外主义”,需要警惕这一趋势。参政党却反驳道,“优先日本人不是歧视外国人,这里没有排外主义。”

大阪公立大学多文化社会理论专业的明户隆浩副教授则指出:“排外主义并不仅限于让外国人离境这种极端要求,还包括排除他们与日本人同等享受社会福利,以及限制招录外国人从事公务员,限制外国人购买土地等等,这些都是福利排外主义的体现。”

国际基督教大学副教授桥本直子也认为:“日本的制度设计原本是以日本国民为中心的,但却要专门指出日本人优先,这是把政策舆论作为竞选的工具,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日本生活着370万外国人,事实上对他们并没有实质的优待,但也没有遭受歧视性的区别对待,缘何要以日本人为标杆非要在“谁更优先”这个问题上纠结呢?明明就是有序共生社会,却因为一场竞选而被炒作成“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那些主张要为归化入籍的人谋取权利的也是为了拉拢选票,毕竟归化入籍后就已经是法律承认的日本人了,享受与日本人同等的福利,可以参选可以参政,如果再额外地为其谋福利,岂不是要骑在了日本头上吗?恰恰是给参政党递刀子。

将外国人与日本人同等待遇就视之为是对前者的“优待”,将外国人排除在日本福利体系之外就视之为是对后者的“优先”,这种干扰性的舆论导向显然是在误导日本的民意。

无论参选的政党还是个人都在拿外国人说事儿,不是说搞特殊待遇,就是要求高人一等,有问过在日外国人的意见吗?在日外国人有要求这些吗?

在没有对立的地方制造对立,在没有被区别的地方制造区别,表面上是在争取选票,实则是在削弱日本社会的理性与包容。外国人不是问题,更不该被当作问题来利用。

这种舆论误导的现象也在青森市7月23日举行的全国知事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相比于政党的各种小心机,知事作为地方长官却都保持着人间清醒。他们在提案中指出:“国家将外国人视为‘劳动者’,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外国人与日本人一样,都是‘当地居民’。”

此次会议上,正式发布了由47个都道府县知事共同签字的《青森宣言》,强烈要求日本政府把外国人与日本人同等对待。同时呼吁政府在广泛的职业领域接纳外国人,确保地方政府为日语教育和其他活动提供充足的预算,并制定一部作为多元文化共存政策基础的基本法。

希望在日外国人保持清醒,不为煽动所动,理性的声音在日本社会从未缺席,真正的共生不靠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