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不久前,在东京主持“2025日本深圳经贸合作论坛”的时候,深圳宣传片中出现的“南头古城”四个字,犹如一道时光裂缝,撕开了我对这座城市固有的认知。作为多年担任日本深圳经贸文化促进会会长的我,曾无数次向日本友人讲述深圳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到国际大都会的中国当代改革发展史的传奇,却从未意识到这座以创新为底色的城市,竟藏着一座拥有1700年历史的活态博物馆。5月23日,在参加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期间,我放弃了作为嘉宾参加当晚盛宴的机会,特意前往南山区,开启这场迟来的文化寻根之旅。
进入南头古城停车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极具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南头古城博物馆。这座由万科集团改造的数字展厅,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复原了明代南头古城的盛景:商船往来、市井喧嚣、官署威严,仿佛将人瞬间拉回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穿过展厅后门,真正的古城扑面而来——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侧是明清风格的骑楼建筑,商铺招牌用书法体写着“潮汕手信”、“广式糖水”,空气中飘着咖啡与肠粉的混合香气。
这种时空折叠感在南城门达到顶峰。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的城门,拱形门洞上“岭南重镇”四字清晰可见,城砖间却生长着蕨类植物,仿佛历史在砖缝中悄然生长。城门内,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举着自拍杆直播,城门外,外卖骑手在共享单车间穿梭,这种古今碰撞的荒诞感,恰是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最生动的注脚。
沿着中山南街深入古城,信国公文氏祠的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这座为纪念文天祥而建的祠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堂前“天地正气”匾额与祠内文氏族谱,见证着南宋忠臣后裔在岭南的繁衍。祠堂管理员告诉我,每年清明,香港文氏宗亲会都会组团前来祭拜,这种跨越行政边界的文化认同,恰是南头古城作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的最佳注解。
在东莞会馆的青砖天井中,四块清代石碑记录着东莞商人在新安县的商业版图。到这里,我才知道“东莞”原来曾叫“东官”,到唐代时才改称现名。这让我情不自禁想起青少年时代在北京居住的“东官房胡同”,平添一份亲近感。这座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会馆,曾是岭南商帮的议事场所,如今转型为非遗工坊,潮绣匠人正在教游客制作广彩瓷盘。这种从商业到文化的功能转换,暗合着深圳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都”的转型轨迹。
最震撼的发现来自“新安县衙”遗址。一位游客略为激动地说,“县太爷正在升堂呢”。我匆匆过去一看,果然,“穿越”到大明王朝,有那位知县在“明镜高悬”匾额下升堂断案打屁股的场景,历史的风云在那一刻显得鲜活可感。当然,我更喜欢那副对联,上联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言辞恳切,蕴含着深刻的为官之道与民本思想。展厅数据揭示,这座占地38.5万平方米的古城,曾管辖着今天的深圳、香港及东莞部分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粤东首府”。这种行政中心的历史定位,颠覆了我对深圳“年轻城市”的刻板印象。
这座古城改造的精妙之处,在于“修旧如旧”与“创新注入”的平衡。在报德祠前的文创市集,来自香港的年轻设计师将广彩瓷片制成项链,深圳本土品牌用3D打印复原明代城砖。这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在“叠园音乐会”现场达到高潮——古戏台上,琵琶与电子音乐交织,台下观众既有白发老者,也有金发游客。
餐饮业态的创新更具深圳特色。在赵妈牛杂档,10元一份的牛杂萝卜浇上秘制酱料,食客中既有本地阿婆,也有举着相机的外国游客。隔壁的明华楼砂锅粥,用潮汕手法烹制深圳湾海鲜,陈皮鸭佐餐的搭配,暗合着岭南饮食“不时不食”的智慧。这种市井烟火气的保留,正是深圳“保留文化记忆”承诺的生动实践。
最令人惊喜的是夜间经济。晚8点的灯光秀中,激光把《新安县志》投射在古城墙上,外国游客用翻译器逐字阅读,这种文化输出的场景,恰是深圳“国际文化会客厅”定位的最好诠释。
作为中日经贸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我深知文化认同对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南头古城的活化改造,至少为深圳提供了双重启示:
第一,文化记忆的保存:通过数字化技术,这座古城把1700年的历史转化为可体验的文化产品。这种“活态博物馆”模式,比单纯保护古建筑更具生命力。
第二,产业创新的载体:古城内聚集的120家文创企业,年产值超3亿元,证明文化与经济可以共生共荣。这种“文化+”模式,为深圳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离城时,暮色中的古城门与身后腾讯大厦的灯光交相辉映。这种时空对话,恰是深圳精神的最佳隐喻——既尊重历史,又拥抱未来。如今,我已经“退居二线”,担任日本深圳经贸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了。但是,我仍然计划身体力行地宣介南头古城,让更多日本友人了解到:深圳不仅有40年的创新奇迹,更有1700年的文明积淀。这座用科技守护传统的城市,正在书写属于21世纪的文化复兴范本。
回望古城,灯笼渐次亮起,仿佛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星光。我忽然理解,为何深圳要在寸土寸金的CBD保留这座古城——它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原点,更是深圳人面对当今世界时的精神底气。(2025年5月23日写于深圳国航酒店1912房间;2025年7月10日修改于日本千叶“丰乐斋”)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