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日中友好的桥梁——郭沫若展》在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落下帷幕。这已经是“郭沫若展”第二次来到冈山了,通过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的郭沫若纪念馆和日本的冈山县立美术馆、聚友日中友好交流促进会近一年的策划与努力,再一次将郭沫若这位文化伟人的风采展示给他的“第二故乡”——冈山的民众,这次展览为期3个月。
当初在开幕式上,郭沫若纪念馆副馆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长蔡震和冈山县立美术馆馆长键冈正谨分别致词,他们深情回顾了郭沫若在日本前后20年生活学习以及治学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为中日间架设友谊之桥所作的巨大贡献。中国驻大阪领事馆领事刘云清、冈山县议会议员小田春人、冈山日中友协事务局长松井三平、冈山县乡土文化财团参与高山雅之、福山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佐藤明久(内山完造的侄孙)、冈崎嘉平太纪念馆馆长河田启子等到会祝贺,松山芭蕾舞团敬献的花篮更为开幕式增添光彩。《山阳新闻》社为开幕式做了全程报道。
这次展览展出有历史图片近140幅,用丰富的内容讲述了郭沫若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和占他人生历程四分之一的“日本情结”。一些日本人和华人观众细细观看,当场提问,为郭沫若在中国革命中的经历所感动,对他同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半个世纪的友情表示钦佩。在展出的近50件文物珍品面前,观众驻足惊叹,赞美郭沫若书法的大气磅礴、飘逸潇洒、感慨郭沫若生活的朴素节俭。
郭沫若的旧交老友内山完造和冈崎嘉平太恰巧都是冈山人,他们的亲朋好友也为这次展览提供了家藏的郭沫若的亲笔书信和老照片。日本三大名园之一的“后乐园”则首次将郭沫若1956年赠送丹顶鹤的第一代标本贡献给展览会展示。“后乐园仍在,乌城不可寻。愿将丹顶鹤,作对树梅林”。冈山友人当年曾把郭沫若这首五言诗镌刻在鹤鸣馆前。被精心保存半个世纪的郭沫若与“郭沫若诗碑落成委员会”往来信函也在这次展会上初次亮相。这桩桩件件的珍贵史料无不饱含着日本冈山民众对郭沫若的尊敬与热爱。
17年前,为期3个月的《郭沫若展》曾巡展于日本的富山、东京、冈山,把“百年沫若”广泛地介绍给日本民众;17年后,同样为期3个月的《日中友好的桥梁-郭沫若展》再度在冈山展出,不仅因为风景秀丽的冈山自古以来就是日本西部的文化名城,更是因为冈山与郭沫若有着不解之缘:
95年前,20岁出头的郭沫若到日本留学,以实现他“科学兴国”的雄心大志。由东京一高预科毕业后,他在1915年秋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他是这所学校的第16期学生。在这里,他不仅开始学习医学科学,还接触和阅读了大量东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著作,并且在求得学问的同时,收获了爱情。漫步冈山城,在国富、森下町、丸之内、弓之町、后乐园、旭川畔……处处都留着青年郭沫若的影子。
半个多世纪前,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1955年底率领战后第中国第一个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时曾重返冈山,当得知后乐园的丹顶鹤在战乱中绝迹后,即于次年赠予一对。现在,这一象征中日友谊地久天长的吉祥鸟在北海道钏路市的协助下得到大量繁殖,游人又可以见到它们舞动的身姿了。
34年前的1975年,郭沫若为母校75年校庆题写了诗词:“陟彼操山松径斜,思乡曾自望天涯。如今四海为家日,转忆操山胜似家。”如今,当年的冈山六高校址,已成为今天的冈山县立朝日高等学校,然而,那祝愿世界和平的警句已镌刻成诗碑,坐落在校园内。
17年前的《郭沫若展》就像是从老一辈手中承接过来的中日世代和平友好的火炬,17年后的《日中友好的桥梁-郭沫若展》就是把这一火炬继续传递下去的象征,就是在实践郭沫若对中日友谊愿望的诗句——“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