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国驻札幌总领事胡胜才应邀出席了由日中友好协会苫小牧支部和苫小牧沙飞摄影展组委会主办的八路军随军记者沙飞拍摄的抗战摄影展开幕式。这里,首先应该提及的是,札幌并不是“沙飞展”在日本的第一站,胡胜才则成为了中国驻日本总领事中参观“沙飞展”的第一人。
沙飞死的时候仅仅有38岁,说英年早逝都不合适。沙飞没有在战场上死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的判决。沙飞没有死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期间,而是死在了新中国尚在摇篮里面的1950年3月4日。沙飞的死因也不复杂,1949年12月15日在石家庄住院时,开枪打死为他治病的日本籍医生津泽胜。1950年2月24日被判处死刑。1950年3月4日在石家庄执行。记得有一篇悼念文章这样说过:“沙飞把枪对准了无辜的津泽胜医生。一个无辜的人和另一个无辜的人合在一起,写就了一段奇特的历史。”今天,当历史的迷雾散去之后,人们看到的是一场悲剧。无论是日本医生津泽胜还是沙飞,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唯一的遗憾是,沙飞尽管被平反了,生命却没有办法挽回了。唯一的欣慰是,沙飞尽管被错误地处决了,但沙飞的作品今天还在享有荣光,还能够到日本来作巡回展览。
沙飞曾是一名战士,他以照相机为武器,在中国第一个提出“摄影武器论”。沙飞还是中共军队的第一名专职摄影记者,他和他的战友们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并拍摄、保存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为完整的影像记录。还有这样的评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席摄影记者,沙飞以手中的照相机为武器,忠实地记录了那段燃烧着烽烟的历史。在他的镜头下,有惨遭杀害的无辜群众,有战斗在古长城上的八路军士兵,有开展支前运动的坚贞人民,还有为中国人民所永远铭记的白求恩医生。这些,足以铸就沙飞的历史地位。
沙飞最为经典的作品是《战斗在古长城上》。照片上的八路军士兵英姿勃发,毫无畏惧地向侵略者发射出复仇的子弹。但是,从这张照片的拍摄角度来看,沙飞无疑是在以自己的生命作抵押,生死已被他置之度外。这幅作品,彰显了沙飞用生命写就的历史。
今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摄影”都正在渐渐地变成“色影”, 追求“艺术”的摄影“大师”们津津乐道的“创作”常常令人产生一种原始的生理冲动。也有人说如今的摄影师见了漂亮女人就迈不动步,总想把她们的衣服扒下来拍点什么。这个时候,举办“沙飞展”,意义就更不一般了。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