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兴建的圣福寺濒临倒塌 长崎呼吁中日携手修复

在日本长崎,建有“唐四福寺”,这是17世纪当地华侨的四大寺庙——兴福寺、福济寺、崇福寺、圣福寺的总称。也可以说,这四大寺是当时旅日华侨四大乡帮各自联谊活动的中心,是具有同乡性质的华侨团体。据记载,17世纪初在长崎岛的华侨有二三千人。

濒临倒塌的圣福寺大雄宝殿的屋顶已严重朽坏,急需维修。

不过,最近长崎传来消息,作为“四福寺”之一的圣福寺已经步入老龄。专家们推测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倒塌的可能。现在,该寺处于长崎的黄金旅游线路上,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仅从旅游观光的角度看,也应该尽早进行修缮。但是,在长崎超过一亿日元的修缮费用,在预算立项上难以成立。

记者了解到,兴福寺是当年华侨“三江帮”(指除广东、福建两省以外的旅日华侨)兴建的,俗称“南京寺”。据史料记载,在1623年有一个“三江帮”的富商、自称欧阳修后裔的江西华侨欧阳云台的,捐出了自己的5000坪土地,作为建筑兴福寺的用地。又有史料表明:该寺开山住持“真圆禅师,俗姓刘,江西浮梁巨商也,时中华不靖,于明泰昌庚申年航海来崎,舍资成寺云云。” 该寺内祭祀本尊的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等都被长崎县指定“县内有形文化财”。

但是、在经历了330余年的历史沧桑后,圣福寺的建筑物开始老朽。其中大雄宝殿的房顶的一角已经坍塌,栏干也出现了破损,天王殿土塀的灰浆也正在不断地剥落。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研究所的原田博二所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总体推算下来修缮费用可能要花费一亿数千万日元。如果修缮不到位的话,这座寺庙就无法避免倒塌的危险”。

问题在于目前长崎县、市虽然都在共同关注着这座寺的情况,考虑分别向议会提出修缮预算申请,但最后估计还是有四分之一的费用需要从该寺的经费里支出。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田博二所长则指出,“圣福寺是当年日本人和中国人齐心协力创建的寺庙,它已经成为长崎这个国际都市一个象征”。同时他也对同寺的修缮工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说,“记得在长崎大水灾时,遭受了巨大创伤的瀑布观音就是依靠市民自发捐助的款项修复好的,这也让我们增添了百倍的信心,也就是说,如果有了长崎市民的协助,有了在日华侨华人和我们的共同努力,有了日中两国专家的一起努力,这座历史老寺就一定能够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