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相信中国整体经济实力过15年将超过日本,过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有许多国际机构和学者指出,中国经济超过日本应该指日可待。
即便如此,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仍然大大长于毛泽东的设想。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上提起美国:“假如我们再有五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上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这是伟人留下的天才遗言。50年过去了,中国没赶上美国,日本却还走在前面。
近代以来,中日有两次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都由于中国固步自封,没有瞧起日本,结果是中国走弯路失误多,日本走直路失误少,如同“新干线”一样,两次从中国背后冲向前方。
1860年代,清朝洋务运动不如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甲午战争日本取胜,一跃成为亚非拉唯一摆脱殖民统治、走向近代化的帝国主义国家,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并入侵中国。
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而日本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生存面临严峻挑战。1949 年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民众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但安居乐业,比日本强出许多。
1959年,中国要15年内“超英赶美”,分明没把战败的日本放在眼里。1961年,原伪满皇帝溥仪接受改造时,热情洋溢地说,“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建设着日益美好的生活,但是日本人民的处境还很不好。”显然,他并不了解日本早已经走出穷困的阴影和中国当时的严重饥荒。
经过20多年的战后努力,日本置之死地而后生,化腐朽为神奇,如日中天,真正“超英赶美”,成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
中国也曾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历史。1730年,制成品产量达到世界三分之一,而目前则不到10%。财富并不代表一切。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期间,中国经济实力远远高于日本,却专制封闭、民生凋敝、战争屡败。当今赶超日本只是总量上的增长,而不是人均占有量的超过;物质的硬件容易超越,制度、环境、教育等软件建设却更加漫长。
按照中国统计,经济年增长率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原定2000年达到的许多目标2008年还没有实现,诸如四个现代化,消灭贫困人口,把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实现台湾统一,科研、教育经费提高到一定比例。
1960年,日本实现现代化。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比日本晚70年,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发展和宏观经济上晚80年,工业落后30年。
1978年10月,日产汽车公司座间工厂人均年产汽车95辆,比中国一汽多94辆。当时访日的邓小平参观时无限感慨:“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他在日本乘坐新干线“光–81号”,时速210公里,他说:“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2008年,中国汽车业仍没有达到当年座间工厂的水平。
中国面积、人口、资源等条件远比日本优越,未来经济总量赶上日本实属正常,落后则是失常。目前,中国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与“矛盾凸显时期”并存的阶段,面临着诸如台湾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问题、公共卫生问题、腐败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许多问题日本早已经解决,或者并不存在,有的也远比中国轻微,解决的阻力、难度也要小于中国。社会矛盾一旦遇到“导火索”,就容易爆发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耸人听闻地阐述了“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的三大理由:“最糟糕的银行”、“垂死企业”和“人口老龄化”。
因此,需要正确认识中国未来超过日本和美国的预测,万万不可盲目乐观。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