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像日本那样寻找无名战士尸骨

不久前,中国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颅骨安葬仪式隆重举行,1000多名各界人士垂首肃立默哀,表达对赵尚志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杨靖宇牺牲8年后头颅在长春发现,10年后被安葬。赵尚志投身抗日武装斗争,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在松花江两岸、小兴安岭山麓广大地区浴血奋战。1942年牺牲后,头颅被割下后失落。经过有关人士费心寻找,2004年6月,颅骨在长春护国寺被发现,后来建立了赵尚志烈士陵园和赵尚志纪念馆。

正是像赵尚志烈士这样的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有名的赵尚志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牢记,即便如此,赵尚志颅骨安葬仪式规模、档次、人数远远不足,新闻报道区区几百条,远远比不上当今红极一时的明星的葬礼。而那些赵尚志的部下和数不清的为了民族解放和独立而牺牲的烈士,又有谁愿意关心他们尸骨的下落?他们站起来是一片天,倒下时是一座山。

笔者曾经去过日本靖国神社附近的祭祀战死者的千鸟渊公墓参观。日本将海外发现的35万具无名日军官兵遗骸都收葬于此,每年都有首相和其他皇室成员、政府高官前来祭奠。2004年2月11日,小泉纯一郎首相表示:“任何国家人民都会尊敬阵亡军人”。我们也应有许许多多值得尊敬的中国阵亡军人?他们都在哪里?

中国抗日远征军数万将士的遗骨在东南亚丛林中化为一摊烂泥。缅甸用推土机把中国远征军的纪念堂、公墓彻底捣毁,而日本军人墓地、墓碑、慰灵塔、慰灵碑到处都是,甚至给阵亡的战马也竖立纪念碑。蒙古政府也应日本政府要求,修建了日军战俘纪念碑。但中国广州新一军公墓安葬着牺牲在印缅战场的两万多烈士,被破坏后却设置了5层厕所。

青山有幸埋忠骨,战地黄花分外香。有名的将军都有重要地位,忠骨会被隆重安葬,可是那些无名烈士谁愿问津?据悉,平型关大捷的许多八路军烈士忠骨也在荒郊野外。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杨靖宇和赵尚志的部下早已经化为腐殖质、有机物,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这片大森林,他们化成了红松,化成了美人松。英雄的名字无人知晓,英雄的故事成为传说。日本人说:“侵略者再英勇也只是短暂的英勇,保国者英勇才具有永恒的意义。”

华沙无名烈士墓存放着从战场上收集来的泥土,刻着战斗地点与日期,外国代表团和驻波兰使节献花。位于莫斯科红场的无名烈士墓,火焰熊熊,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花岗岩平台上刻着这样的字句:“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中华大地的抗战结束至今已经60多年,借着安葬赵尚志颅骨这个契机,中国人不应该单纯关心幸存者,不应该单纯统计已经牺牲者的数字,而是要加大力度查找无名或有名抗战烈士的不知下落的尸骨,刻石立碑,以此告慰烈士英灵。(作者系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