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如何救市?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波,正向全球扩散,越演越烈,不仅给各国造成严重经济困难,而且反映了以美圆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正随着全球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走向衰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以及地区的救市行动纷纷出现。其中,东亚的作法引人注目。 据报道,下周将在华盛顿召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其间,中日韩三国副财长将碰头。届时,设立800亿美元的“亚洲外汇储备基金”提案可能被提前讨论。

就目前情况而言,设立共同基金的分歧不大,问题在于为何设立基金,设立后如何使用?

当初的目的,主要在于稳定亚洲地区货币,同时,减少对IMF贷款的依赖,有支持东盟的考虑。但是,在今天的情况下,仅有上述考虑,显然不够了,中日韩以及东盟各国在金融合作问题上,应有更深刻与长远的思考。

众所周知,自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美圆不再与黄金挂钩后,世界便失去了稳定、合理的货币度量衡,美圆的滥发成为必然趋势。今天危机的根源,正在于美国利用美圆的世界货币地位,滥发纸币,负债消费;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使它们对美国市场有很大依赖性,不得不购买大量美国债券,以维持庞大出口。于是,以美国为源头的流动性过剩,奔涌到世界。

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美圆有限贬值,减少美国进口,并使新兴经济体外汇贮备实际价值缩水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矛盾。这时,新兴经济体往往会付出重大代价。例如,1985年的“广场协议”,迫使日圆对美圆大幅度升值,出口的困难,减少了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导致大量资金流向房市与股市,促成了经济泡沫及其破裂,使日本经济至今还没有完全缓过气来。

而今天,美国负债消费所促成的自身的经济泡沫也终于破裂,并对其金融机构产生了破坏性影响,世界对美圆的信心产生动摇。危机到达这种地步,就不是传统方法能够解决问题的。

这种情况下的救市,必须有短期与中长期的考虑。在短期内,给予美国以必要的合作,防止世界货币体系骤然发生灾难性变故;同时,各国特别是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区域内国家要加强合作,增强抵御当前金融危机的能力。从中长期看,至少以下三个方面应该考虑:(1)改革当今的世界货币体系,纠正其弊病。其中,形成相对合理、稳定的货币度量衡至关重要。(2)根据实际可能,形成类似于欧元的主要地区货币,例如亚元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世界的“一揽子货币体系”。(3)发展区域合作,努力扩大内需,减少出口依赖,促使世界贸易体系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