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隆重举行
崔天凯畅谈运筹中日关系的四点意见

【本报讯】9月16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出席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崔天凯大使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同时又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日关系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中国自身的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我还要特别提到另一个极为重要的30周年,那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访问日本30周年。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不仅最终完成了两国缔约所必需的法律程序,确立了中日世代友好的大方向,更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古老的中国即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三个“30周年”内涵丰富,又相互关联。在邓小平战略抉择的指引下,中国经过30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进程中,日本作为友好邻邦,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支持和帮助,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实际利益。

崔天凯大使指出,30年来的事实有力证明,中日关系的演变发展始终与两国各自的命运紧密相联。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中日之间必须友好相处、互利合作。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则是两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记得福田赳夫前首相当年访问西安时曾亲笔题词“日中友好是世界和平”,大平正芳前首相也强调“日中友好是最大的安全保障”。这些都是前辈们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宝贵教诲和启示,值得我们铭记。

崔天凯大使说,近年来,中日关系曾经经受了一段严峻的政治考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天中日关系已成功走出僵局,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领导人通过“破冰”、“融冰”、“迎春”和“暖春”之旅,确立了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共同目标,彼此政治互信显著增强,务实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两国关系重现生机。今年以来两国之间围绕四川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的良性互动,又使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得到了新的升华。可以说,高村正彦外相去年底提出的“使今年成为中日关系飞跃发展的一年”正在变为现实。崔天凯大使强调,展望中日关系的下一个30年乃至更长时期,为了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我们还面临许许多多重大课题,还要一起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而言,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运筹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落实胡锦涛主席今年访日期间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不断地为中日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保持和强化两国关系现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是进一步密切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直接对话与沟通,建立起能够经得起风浪考验的政治互信,同时尽快将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政治共识转化成为两国人民广泛认同和支持的社会共识,吸引更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到中日友好事业中来。

三是进一步挖掘互补优势,结合各自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及当今国际潮流,继续扩大双方合作规模,提高合作水平和层次。重点在节能环保、气候环境等领域尽快取得突破。

四是更加有效地改善国民感情。日前论坛主办方专门就两国民众相互认识及对两国关系现状的评价作了一次舆论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再次突显了加强两国民众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崔天凯大使衷心期待出席论坛的中日代表充分利用论坛这一平台坦诚交流,相互启发,就事关中日关系长远发展的重要议题发表更多的真知灼见,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指针下,两国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不管今后日本政局如何演变,日本重视日中关系的大潮流不会有任何改变。今后,两国应进一步巩固双方高层政治互信,促进国民相互理解,强化互惠合作,共同应对国际和地区问题。

中国日报社主编朱灵和新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日方首席委员小林阳太郎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和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本届论坛9月15日至17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有100多名中日嘉宾出席,讨论议题涉及政治、经济合作、媒体、粮食与食品安全、安全保障与灾害合作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