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飒爽,桂花飘香。9月22日,中国的六朝古都南京在玄武湖畔迎来了第12届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记者观察到,当中方主持人在开场白中用中文和日文问候“早安”后,台下60多位日本业界人士同声回应;当日方代表走上讲坛用中文问候时,台下一片掌声。这个看似礼节上的细节,让人感受到这座因为历史而沉重的古城正在敞开博大的胸怀,呈现出一种以高新技术交流促和谐共同发展的良好心愿。
屈指数来,一年一度的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1届。业内人士的称赞这个恳谈会已经成为中日两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之间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交流盛会,认为它已经从早期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逐渐转向,正在从务虚走向务实,从合作探求双赢。
这次恳谈会的主题有三,其一是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的现状,其二是互利共赢的中日IT合作,其三是软件人才培养。让记者更感兴趣的是日本中华总商会会长李坚也以SJ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联迪恒星(南京)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代表的身份出现在恳谈会上,并且参加了第二个主题——互利共赢的中日IT合作的日方演讲。
“海鸥”李坚的案例介绍
其实,把李坚划为“日方讲演”的行列未必公允。他目前虽然担任日本中华总商会会长、SJ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但他从2008年1月起,就担任了北京政治协商委员会顾问,在刚刚过去的8月,他又出任了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海外专家咨询委员。可以这样讲,李坚不属于人们常说的“海归”,已经成为一个翱翔在中日IT业界的“海鸥”。在讲演中,李坚以“SJ集团的中日WIN-WIN体制”为题,以解剖自己企业的形式介绍了如何在中日IT竞争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的体会。
让与会者略感吃惊的是,李坚麾下的从事信息服务和系统开发的SJ控股集团,注册资金达到102,300万日元,销售金额达到2,586,300万日元,已发行股份497,599.45股,整个集团员工人数在日本的有1,097名,在中国的有1,789名。李坚集团的业务内容在中日两国,股份持有者分别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员工也来自中日两国,因此这可谓是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中日IT业界的佼佼者。
李坚告诉与会者,他的集团通过对中日双方文化、语言及商务习惯的了解,已开发高技术低成本的优化系统为中心,在中日双方开展“信息服务”等业务。他在讲演中列举了中日IT业界合作后,双方能够获得的收益。在他看来,通过这种合作,日方可以获得人才收益——因长期人才不足而烦恼的日本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中国的人才资源;成本收益——因为中日之间物价的差异,日本企业有效利用中国的资源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收益——日本企业进入中国这一巨大市场后,可以享受其增长带来的效益。当然,中国方面同样是受益者,他的受益也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承接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世界领先的日本技术和商务经验;其次是日本企业在中国成立公司,可以增加该地区的就业机会;再次是通过有效利用日本的技术和商务经验,有望进入日本市场,出现在日本市场获益的可能。李坚强调,SJ集团公司是一家依靠中日两国职员的共同协助下在两国创造收益,并且是日本的上市公司中少见的中国股东和日本股东共同持股的集团公司。SJ集团可谓是日中双赢广西的典范。
本土企业家点评日企失败原因
中国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土生土长的IT企业,其董事长周红卫如今担任着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2006年他被评为当年“江苏省创业风云人物”,2007年度又被评为南京市软件行业“十大领军人物”。他的讲演首先具有浓厚的推介南京的色彩,认为南京是中国信息服务产业的最高地,因为这里有最适合的人文环境、最良好的经济环境、最优越的政策环境,因此南京市软件外包已占软件业务总额的20%,居全国第五位,这其中对日外包作为主体,约占总额70%。周红卫坦言,中国对日外包企业大致经历着三个发展阶段,即:学习、参与阶段,成长、发展阶段,共同拓展市场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国对日外包企业渐渐成长起来。在谈到“从多角度看对日外包的难点”时,周红卫把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失败划分为七种类型,其一是想把风险降为零,结果却是在事业开始前花费了很多无用的时间;其二是参与目的不明;其三是意见决定过慢;其四是未能委权给当地经营阵营;其五是外行水准经营;其六是未能与总公司进行很好的交流;其七是未能将中国以及中国人作为同等地位的合作伙伴对待。如此一针见血分析日本企业在华失败的原因,并且进行细致的分类,尚不多见,因此周红卫的讲演获得了台下日本听众的频频点头。当然,周红卫也看到了中国企业的难点,他认为,中国企业的金字塔型的多层次的发注受注关系导致受注方的决断被动;外包开发涉及面广,对新技术和新行业的挑战多;受日本市场经济的影响,左右了自身的发展;和日本方面的交流不顺畅。
周红卫不仅仅“诊断”,还开出了“药方”。他认为,中日IT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应该能够将“中国的优势”和“日本的优势”做强强联合,双方都应该认识到,因为有差异,才使得个性相互辉映,才能得到发展;对话是迈向相互理解的第一步,了解对方也应该了解自己;应该采用周密的调查,明确的目标,大胆的决策,扎实的执行。
NEC强调从合作走向共生
日本NEC软件有限公司执行役员森田利男以“共生共赢的中日IT合作”为题做了讲演,指出面对日中两国的IT市场,两国业界已经从合作走向共生。他特别指出,北京奥运会后,中日两国IT业界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利用日本节省能源的高科技、与环保相关的资源管理系统、有效的日本式管理经验等扩大IT产业规模,构筑中国政府和企业坚实的IT体系。他坦率地表示,过去的10年是日中两国IT合作的10年,这期间,两国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长期合作关系;未来的10年,是日中两国IT合作和竞争的10年。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强化信赖关系,加深合作与竞争,是亚洲核心国的责任与义务。他在讲演中认为,日中IT合作的课题有:如何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及人民币升值;如何解决IT领域内,国际化标准促进力度的不足;如何解决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如何重估外国员工的保险和年金制度。
日方直吁信息保护
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常任理事岩桥城在讲演中,介绍了日本经济和信息服务投资的前景,信息服务产业的概况,日本IT战略的历程。他特别指出,日本从2005年4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企业是否通过Privacy Mark认证,被客户作为投标及承接方的选定条件,因此中日IT合作,就面临着如何防止信息泄露的环境创建问题。他还认为,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日本方面要摆脱样式书描述不清、中途变更样式等日本特有的习惯,将需求分析书、样式书等的描述明确化,培养并留住能推进顾客“可视化”的Bridge SE人才;简化技术工程师赴日本出差的手续。中国方面应加强内陆地区的对日开发人才的培养,增加经验技术积累;中日双方应该共同考虑中日社会保障制度(年金制度)的一体化。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