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内阁改组是日本政坛最热门的话题。守侯在首相官邸门前的记者紧张地盯着每一个被福田首相召见的客人,试图嗅出一点儿蛛丝马迹。少数以报道政局内幕见长的传媒界人士甚至已经煞有介事地排出新内阁的模拟名单。
炒作这一话题的始作俑者是前首相森喜朗。他在7月4日的一次演说中言之凿凿地称福田首相将在洞爷湖峰会后,也就是7月底8月初改组内阁,选用自己理想的人选。鉴于森喜朗是自民党最大派系,也是接连出了4任首相的“清和会”前掌门人和名誉顾问,这番话自然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了。
素有“慎重居士”之称的福田康夫对内阁改组一事始终三缄其口。洞爷湖峰会结束后,福田给自己放“暑假”,在官邸和自己家里静养了几天。7月22日上班不久便与公明党代表太田昭宏会晤。日本媒体普遍将执政联盟两大领袖的“峰会”视为内阁改组正式启动的象征。
对福田来说,在内阁支持率持续低迷之际调整阁僚人事,用新血换旧人,未尝不是摆脱政治困境的一种办法。日本国宪法第68条规定,首相有权任命国务大臣。对福田来说,他的执政团队基本上是前任安倍晋三去年8月底改组内阁后的“原班人马”。这些留用人员给福田惹的祸并不少。最典型的是在养老金记录遗失问题上,厚生劳动大臣舛添要一曾信誓旦旦地保证在今年3月31日前把最后一个人、最后一个日元的问题搞清楚,结果却有数百万人的养老金记录无法查清,徒然给在野党和舆论提供攻击的靶子。如果在内阁改组中请走这类“麻烦制造者”的话,不仅可以清静耳根,还能凸显福田个人的色彩,何乐而不为呢?!
自民党内要求改组内阁的呼声一直很高。日本政坛历来有“大臣病患者”一说。自民党执政半个多世纪,已经形成一条政治上的潜规则:凡是当选5次以上的国会议员都可列入“大臣预备队”名单,随时应召入阁。说实在的,在发达国家中象日本这样频繁更迭内阁、批量生产阁僚的可谓绝无仅有。而自民党各派系的领袖之所以能将本派议员凝聚在一起,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上下运作,推荐本派的合适人选当大臣。洞爷湖峰会前夕,各派系领袖频繁出入官邸,求见福田,估计都与内阁改组有关。
问题是,内阁改组对现任首相而言未必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弄不好会产生负面效应。首先,新科大臣的“道德门槛”越来越高。万一改组前的“体检”出现疏漏,导致个别人在上任后爆出丑闻,让在野党和媒体抓住把柄,负有任命责任的首相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其次,政治家与官僚的权力博弈越来越复杂。这些年来,如何打破“官僚主导”体制一直是执政党最头疼的问题。一般来说,由政治家出任的大臣任期越长就越能积累经验从而摆脱官僚的制肘,而实际上日本的大臣更迭犹如走马灯一般频繁,这就造成官僚牵着大臣鼻子走的局面。正是有鉴于此,小泉才提出“一届内阁一任大臣”的口号。尽管如此,小泉当了5年半首相,还是洗了三四回牌。福田内阁问世不到1年,现任阁僚如卷铺盖走人的话,势必会让广大选民对自民党有关打破官僚主导的承诺产生怀疑,导致内阁支持率不升反降。
有道是棋错一着,满盘皆输。福田首相究竟要不要改组内阁,是小幅调整还是大盘更张,确实是对他的政治智慧的一次严峻考验。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