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恐遗产怠子孙

比尔·盖茨日前宣布,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并将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捐给慈善基金会,自己“连人带钱”全部投入慈善事业。

这是比尔·盖茨彻底实现由“首富”向“首善”的一个漂亮转身。有评论说,在对待财富和权力的问题上,盖茨无疑是一座山,令人深深景仰。在笔者看来,比尔·盖茨此举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应该另有景仰之处。

这种令人景仰之处,体现在他没有为3个子女留下一点钱。过去有传说,他和妻子曾决定,死后只给子女1000万美元的遗产,其余的400多亿财产都将返还给社会。如今,他的财产增至580亿美元,却将给子女的遗产减到零。据报道,盖茨决定不给子女留遗产,是觉得在遗嘱中分配遗产,“就像在说那些孩子最重要”。

分析起来,这也许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只是担心遗产分配多寡不一,会造成对3个孩子的不公,那么,只要“二一添作五”,让大家拿得一样多,不就摆平了吗?现在,每个孩子都拿不到一分钱,恐怕主要是出自比尔·盖茨“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理念。尽管他早已富可敌国,在经济上可以充分满足孩子们的一切欲求,但他一直教育孩子不可奢侈,小儿子罗瑞就总是抱怨父亲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最高级的玩具车。盖茨从自身的经历中深深地觉悟到,自己的成功与个人的努力仅仅相关,而与拥有金钱多少没有多大关系。他创业所需要的钱,几乎都是他自己上学之余打工中挣来的。他从来没有向父母伸过手。他不给孩子留遗产,是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激励孩子走自强自立之路。

我们都知道,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富不过三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富人过多的遗产,使子女滋长依赖心理,消蚀了生活的勇气与能力,以至坐吃山空,一代不如一代,迅速衰败下去。挖空心思为子女留遗产,看似爱之,实则害之。所以,中国古代也有“常恐置产怠子孙”之说。再看看比尔·盖茨,他不是没有“置产”,而是有着当今世界最多的财产,但他将所有的财产回馈社会,没有留给子女,这即是一种大爱,也是为了不怠子孙。在我们海外的华侨华人社会中,白手起家后致富的大有人在,但因为致富的情况不一样,也就不必都向比尔·盖茨看齐,不必都不给子女留一点遗产。海外华侨华人至少从比尔·盖茨的行动中获得一个启示,要“常恐遗产怠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