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中日月长

煮“面”论食客,我大约是最好侍候的“面人”了。无论是杨柳细腰的龙须面,还是身材适中的“黑美人”荞麦面,拟或是粗韧剽悍的手擀面,以及珠圆玉润的日本乌冬面、“金发美女”玉米面儿、散花天女般的刀削面、逆来顺受化为绕指柔的兰州抻面,哪怕是靠“卖肉”起家的丰腴的台湾红烧牛肉面,咱家都是不管环肥燕瘦,一概照单全收。

吃面的历史可以推及到儿时,当然,那时吃的是母亲亲手做的香喷喷的手擀打卤面。吃面虽然吃到了“不惑”,但每每想起,咂咂舌,还是觉得当年母亲的手擀面最棒,可谓人间至味。在粮食配给制的年代,每月能按配给额领到几斤细粮“挂面”,因此,每到领粮后,偶尔吃上一碗挂面荷包蛋,那幸福就简直不是毛毛雨了。当时国家穷,每月领的配给粮就以粗粮为主,可人民的智慧无穷,人们利用压面条机硬是把其貌不扬的玉米面儿压成了金灿灿的“玉米面条”。吃时,烧沸一锅清水,然后把这些“金发美女”撒入锅中,煮熟后捞入碗中,最后再浇上一些诸如鸡蛋酱、茄丝肉末卤等盖头搅拌后,一碗粗粮细吃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玉米面条”就新鲜上桌了。及长,有幸赶上了“改革春风吹满地”吹开了国门吹活了市场经济的好时光。不用出门,什么山西刀削面、兰州抻面、美国加州牛肉面等就全都哧溜溜的涌入了家乡。接着,各种国产的进口的方便面也应时而生。爱面而又懒惰如我者,彻底找着感觉。如果说在当时刀削面、抻面尚需下馆子才可吃到的话,“康师傅”则成了我彻底折腾的对象,无论是最简单的开水泡面,还是加个溏心蛋进去,或者碗面“面霸”里拌上点辣椒酱榨菜什么的,都能把我吃的是兴致勃勃“驴”脸淌汗。而大汗淋淋之时,也就是感叹自己有幸生在地球真是太幸福了之刻。

“改革春风吹满地”,又把我吹到了东瀛这块弹丸之地。不过,自有幸结识了日本拉面后,日本虽小点儿,也就决定凑合着在这儿过了。日本拉面虽说起源于中国,但经过工于精巧的日本人改良后,今天的日本拉面已经明显的区别于中国而自成一格了。其做法类似于中国的过水面,把煮好的面水全部澄干,然后放在汤里,而汤的主味主要有三种,即:酱油味、盐味和酱汤味。当然,日式拉面的味道就是由汤来决定的,遍布各地的日本拉面馆都有其独特的配汤秘方,也可以说,汤的配方的好坏就是一家拉面店能否“人气”的关键。日本拉面的特色不仅在其面的粗细、汤的种类上,还在它的盖头上,通常这些盖头有叉烧、豆芽、葱丝、海苔、竹笋、煮蛋等。一碗浓浓的猪骨汤,配上一坨金灿灿的拉面,上面再放上半个煮蛋三片叉烧,那就绝对会让我馋涎欲滴。日本拉面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公开操作,几乎每家拉面店都有食面客面向操作间的坐席,看着厨房间那热火朝天的场面、拉面师傅那熟练的动作、老汤锅冒出的阵阵香气和食面客们那哧溜溜呼噜噜的吃面喝汤声,大概剩下的也就只是盼快点会战拉面了。

如果把“面”比作女孩儿,我想我一定是个环肥燕瘦洋妞土姐儿全爱的博爱主义者。是面就尝,已使我遍尝各种中国面、日本面、意大利面、韩国温面等等。不过,正所谓“外面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在外面无论是风流快活过多少“面”,家里老婆的一碗简简单单的番茄卧蛋龙须面,无论是在严冬的夜里还是一天工作疲劳之余,都会让我乖乖的赶回家里,而且在路上就会开始意淫:呵!一碗清醇的鸡汤里,一挂娇滴滴盈盈一握的银丝细面,一个溏心荷包蛋静静的躺在龙须秀发上,几片番茄,犹如女人的红唇隐隐于面汤之中,如果再有几片翡翠般的香菜叶儿点缀其中,那么,这碗老婆的龙须银丝细面就不仅仅香气四溢,而且“色”在其中了,绝对不输于所谓的日本料理的“眼的料理”。老婆的面,那是色香味俱全。

“面”中日月长,粗面的刚柔并济、荞麦面的丰盈秀气、细面的妖娆细骨、味噌老汤面的成熟风韵、意大利面的清脆可人、韩国温面的腻人软软、台湾红烧肉面的肉香四溢,都能激起我无穷的“食面”欲望,发自肺腑的学鲁迅也呐喊一嗓子:地球的面,我爱死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