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突如其来,一切始料不及。
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学友会会长、东京大学工学研究科建筑学专攻博士二年级学生胡昂没有想到,他5月11日回国,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大地震就突如其来、始料不及地发生了。
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副教授的胡昂,地震发生时正在川大校园的教研室里。伴随着地震以及随后的余震,他们曾经两次从教研室里跑了出来,但因为工作在身,又都很快返回了教研室。当时,胡昂凭借着自己在日本多次经历地震的“经验”,判断刚刚发生的地震至少在6级以上。
傍晚回到家中,胡昂才知道他的“经验”并不完全准确,好在父母、妻子、孩子没有受伤。
当胡昂把电话打给弟弟胡扬——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部长的时候,又了解到更多的情况。这时,弟弟正在准备带领民兵预备役前往都江堰市救助灾民。“我也去,我是学建筑的,兴许能够帮上一些忙!”就这样,胡昂开始了灾区志愿者的生活。
5月27日上午,当《日本新华侨报》记者终于连线采访到胡昂的时候,他已经在地震灾区工作了整整15天。
胡昂告诉记者,5月13日凌晨3点钟,他与弟弟胡扬带领的民兵预备役前往重灾区都江堰市荷花市场附近,在那里立即投入救人战斗。胡昂所学的建筑学知识派上了用场,他可以看出那些倒塌的墙壁还有支撑的作用,那些瓦砾之下还有空间。就这样,他与救援队一起,用两天多的时间,救出了4条生命。
没有挖掘工具的时候,就只能拼命用手刨,手指磨破了,膝腿受伤了,没有人吭一声,救人要紧!胡昂在电话那端不愿过多地讲述自己,而是讲述那些被埋在残垣断壁下顽强生存的生命。他亲眼看到,一个30多岁的女性在被救出时,失去了压在预制板下的右臂;他亲眼看见,一对中年夫妇被挖掘出来时,两人紧紧地拥抱着,丈夫已经死去,妻子处于昏迷状态;他亲眼看见,一位老人被他们救出来时,地震已经过去66个小时了。
日本主流媒体TBS电视台记者赶赴灾区采访。他们通过全日本中国学友会联系到在灾区的胡昂,请他做翻译工作。胡昂说,我也愿意帮助日本媒体做好采访,让日本、让世界尽快尽多地知道中国四川地震灾区的情况,尽快地给予更多的支援。
这时,胡昂提到了他在东京大学的指导教授藤井明。藤井教授得知胡昂在灾区现场后,立即用电子邮件叮嘱他注意安全,特别要预防余震带来的房屋破坏;得知他希望做志愿者而暂时不能返校时,藤井教授又表示坚决支持,告诉他“一切由你自己来判断。”此外,胡昂在日本的许多朋友、同学,也都纷纷通过电子邮件慰问他,他说此时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爱。
胡昂还谈到日本媒体记者的敬业精神。TBS的记者们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才从东京经过北京到达成都。当他们在深夜12点到达成都后,稍微休息了一下,凌晨2点就奔赴都江堰市采访。后来,有的中国留学生从日本给胡昂打电话,说看到TBS电视台播出的灾区现场报道了,还知道许多日本观众为此给四川灾区捐款赈灾时,胡昂感到了一丝的欣慰。
现在,胡昂仍然在灾区。作为志愿者,他正在与四川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一起参加震后房屋建筑的评估工作。他说,这是我在灾区做的救人、翻译以外的第三项工作。
胡昂告诉记者,他预计6月7日返回日本。
这里,《日本新华侨报》代表广大在日华人读者希望胡昂保重,更向胡昂表示敬意。
好样的,胡昂!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