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2日14时28分起,日本华侨华人的心就紧紧地和四川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大家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那里,抢救姐妹兄弟们。义卖,义演,捐款,献血……,灾难再一次考验海外华侨华人。
救灾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的整体战。灾后复兴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智慧和经验。据《日本新华侨报》了解,日本主流侨团之一的日本华人教授会议5月17号成立“支援四川大地震复兴委员会”,目前有多名华人教授学者正在执笔书写各种建议,预定在国内《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登载。与此同时,日本华人教授会议认为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者、学子作为优秀人才、专业人才积聚的群体,是智慧的聚宝盆,而日本又是地震多发国家,应该有很多可供国内参考的经验和各种资料。日本华人教授会真诚希望各界人士、各路精英,在自己脑海里形成各种对国内抗震救灾有利有用的想法并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时,既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提供给国内有关部门,也可以委托日本华人教授会以来转交或转告国内。
据悉,日本华人教授会议还将根据各种有益建议,在必要时组织专题小组,进行详细研究,并在适当时候组织研讨会,邀请专家公开深入研讨。
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代表朱建荣向《日本新华侨报》介绍了根据国内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他们初步整理出来的11大问题:
1,遗体处理:怎样让死者死得有尊严?怎样让生者对死者的感情得到抚慰?具体的处理程序是怎样?有哪些要特别注意之处?
2,防疫:有些什么瘟疫和病情需要预防?医务人员怎么安排?使用的药品?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哪些地方容易忽视?会否造成防疫药品使用的副作用?
3,心理援助:受灾民众在心理上受到的创伤如何治疗和安抚?由哪些人来担任?各种具体场景下如何说话?什么语气和动作最能起作用?什么样的话不能说?心理援助人员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和保护?
4,鳏寡孤独的救助:地震孤儿的短期和长期心理创伤分别如何治疗?认养的规范和途径是什么?短期和长期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破碎的家庭怎么办?
5,连锁灾害的预防:除了防止瘟疫,还需要提防哪些连锁灾害?比如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处理,水库决堤,路桥坍塌,房屋后继倒塌,余震等等。该如何进一步预防?
6,灾民生活:灾民生活会遇到哪些主要和细节上的困难?如何克服?政府会对之做什么特殊的物质与精神救助?临时居住如何搭建?临时居住区域的管理等。
7,灾后重建:灾后重建是否都在原地?如果处于地震多发带是否需要迁址?通过什么机制决定是否迁和迁往哪里?遇到不想迁的怎么办?具体如何重建?
8,救灾与灾后重建的指挥和组织体系:分别由谁来牵头?哪些力量可以加入?民间组织,公民个体通过什么途径发挥自己的力量?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以及如何介入?灾民起什么作用?
9,震灾后的复兴:重建家园的规划和蓝图,按照什么模式来规划,是照旧修建高楼大厦还是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建造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家园?学校等教卫文设施的配套等。
10,国际救援:什么情况下国际救援队可以无条件进入灾区展开搜救?受援国如何进行制度对接?怎么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救援的效果?国际救援的限度在哪里?如何处理外国救援队与本国的关系?
11,整体反思:怎么总结大地震的教训?具体如何在意识、法律、制度与机制等各个方面记取教训,有哪些教训?
朱建荣代表特别希望通过《日本新华侨报》表示,各种建议的所有权,属于建议者本人。日本华人教授会议在转交或介绍时一定会写上建议者的姓名,并告知本人处理结果。因此,在大家提供各种建议资料时,不要忘记留下自己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各类建议请发到华人教授会议电子邮箱:cjac@bz01.plala.or.jp。事务局的电话兼传真为:03—3545—6272。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