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弥乎有点冤

弥生时代后期的公元250年前后,日本列岛上百余个部落小国之间战乱又起。在此次战乱中,邪马台国脱颖而出,联盟周围30余小国,形成了辐射日本列岛的政治中心。当时,一位叫卑弥乎的女子被推选为邪马台联合王国的国王。

据中国历史学家陈寿的《魏志·倭人传》记载:邪马台女王卑弥乎,“事鬼道,能惑众”,终身不婚,擅长巫术,并以此来统治诸国。不过,此女倒也并非浪得虚名,在她治下,邪马台国已经拥有了一支维护女王统治秩序和对外战争的军队,也有了虽不成文但却管用的法律和刑罚处置手段。卑弥乎还把国民划分成“大人”、“下户”、“生口”和“奴隶”四个等级。“大人”是指达官贵族及奴隶主,“下户”是指平民百姓,他们已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定期向国家交纳租赋,占人口绝大多数,同时也是社会生产的主要生产力和战时的主力军。至于“生口”和“奴隶”,他们主要来源于战俘和罪犯,没有人身自由,任凭“大人”们使用和相互赠与,生命也毫无保障,据《魏志·倭人传》介绍,卑弥乎死后被殉葬的奴婢就有百余人之多。

统治国家,除去装神,卑弥乎还另有妙法。《日本历史大图鉴》记载,光是在王宫里为其服务的奴婢就有千余人,但却几乎没有几个人见过她,只有一个负责女王的饮食及杂物的男婢,可以自由出入女王内室。可见,那个时候,卑弥乎已懂得保持领袖的神秘感了。非但如此,在公元239年至248年的九年间,任凭风吹浪打前途艰险,她还曾先后四次派出使节团到时值汉末三国时期的魏国朝贡,从而换来了魏明帝授予她的“亲魏倭王”印。据《日本史》记载:卑弥乎得到了“亲魏倭王”这个破格的称号,就明确了她是位于当时日本诸国的王之上位的地位。得到了中国的“封绶”,卑弥乎的统治就趋于更正统了。

据《晋书》记载,公元248年79岁的卑弥乎死后,自265年邪马台国最后一次遣使入贡中国,到公元三世纪末大和国崛起,其中的150年,关于邪马台国,再无记录,日本那时尚无文字,当然也未能留下只言片语。因此,遗憾的是,虽然以卑弥乎的功绩,她是日本列岛上当之无愧的第一位女王,但由于其终身未婚,而其国之确切位置一直也让后人争论不休以至至今难以确定。与日本的前身大和国的关系到底如何又是个谜。所以,做梦都想把自己的历史尽可能推前的日本人,为了维系日皇所谓的“万世一系”之正统,手痒再三,还是没敢把卑弥乎定为日本的第一代女皇,而是把后来大和国的推古天皇推上了日本史上第一位女皇的位子。因此,某种意义上,卑弥乎似乎有点冤。不过,日本人的来源说太多,弄得日本人天天捂着古坟不敢开挖,生怕一不留神再挖出个中国祖宗或朝鲜大王蒙古皇帝来,那日本人将何以自处?这样一想,我辈倒也不必杞人忧“日”了。

本文作者系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