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心华语:从昔日研修生朱雪芹当选人大代表说起

在第十一届中国人大的2970名代表里面,有11位来自“农民工”的代表,从而实现了共和国的人大历史上的一个“零”的突破。这其中有一位代表叫朱雪芹。我们之所以关注她,不仅仅因为她是“农民工”的代表,更因为她曾经在日本做过3年“中国研修生”。

可以这样讲,目前“中国研修生”还不构成一个利益集团,因此在中国的人大、政协中也就不会有“研修生”界别的代表,不会有“研修生”的话语平台。但是,有研修生“经历”的人能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毕竟是一件好的事情,它说明这种经历同样有助于个人的政治成长。尽管已故中共政治局常委黄菊也曾有过在日本东京银行为期3个月的研修生经历,但朱雪芹是真正“草根”级的中国研修生,是“草根”级中国研修生成为中国人大代表的第一人。

如今,由于日本外国人研修生制度上种种不完善的地方依然存在,特别是这种不完善常常带来对研修生合法权益的侵害,因而人们也就把着眼点放在对其的指摘乃至批判上。这样做固然不错,但也容易因此忽视了研修生到日本应该在“研修”二字上狠下功夫的问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朱雪芹1995年从江苏农村怀揣300元人民币闯入上海日华服装有限公司从事缝纫工作,因为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员工,1998年8月被派到日本,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研修生住在一起”。应该说,当时日本的外国人研修生制度远远不如今天的进步,但朱雪芹没有畏惧,没有退缩,每天除完成大量研修任务外,还坚持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自学,她不但要苦学日语,学电脑平面设计,还要参与企业管理,掌握专业技术。在日本研修3年,硬是获得了4张奖状、3张证书。2001年她学成归国后,成为既会日语又懂技术的行家里手,在公司与日方业务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她有了这样的能力,有一次就避免了一万条高级西装裤的返工,在公司内传为美谈。如今,她已经成为公司的工会副主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朱雪芹走过的农民工、研修生、人大代表的人生轨迹,应该对包括研修生在内的今天所有的在日华人都有意义非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