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晋地以太原高新区呼唤旅日学子

有一种说法,中国铁路的太原站是中国铁路北京站的“缩微版”。2月23日清晨,当记者走出太原站时,回首望去,立即感到一种惊人的相似,有形似,也有神似,太原与北京的距离好象也因此缩短了许多。

驱车而行,穿过至今仍算宽敞的迎泽大街,看着眼前的迎泽宾馆、迎泽公园,听着“这都是当年太原为了迎接毛泽东主席兴建”的介绍,记者能够感受到那个火红的年代的激情。

沿汾河而行——今天有人把它叫作“汾湖”了,记者听到一个又一个更加古老的叙说,讲述着山西,讲述着太原,讲述着遍布世界的“唐人街”的“唐”的出处,讲述着宋代以前70%的建筑留在了这块叫作“晋”的土地上。

当车子停在“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楼前时,记者意识到历史的丰厚积淀与文化的深厚底蕴正在与时代合拍同行。今天,吸引记者来到这里的原因,是太原高新区在中国大陆的54个高新区中赫然排名第十。是这里,正在伸开双臂,热忱地欢迎海外学子归来创业。

煤炭大省 要创全国一流的开发区

管委会新闻中心主任刘德勇不虚此职,如数家珍地介绍道,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中国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家都知道,山西是中国的煤炭大省。现在,我们更想让大家知道,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太原国家高新区作为本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和作用,支持太原国家高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开发区。

太原国家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7月,是中国54个国家级的高新区之一,园区周围毗邻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和强大的科技研发团队。目前,太原国家高新区软硬环境良好,生产、生活设施完善。园区范围内全面实现了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煤气、热力、通讯和宽带网的畅通,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区内为企业发展配套的支撑服务体系齐全,设有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土地分局、规划分局、公安分局、投资担保公司、海关、银行、保险公司等服务机构,并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服务创业中心、高新技术进出口公司、人才交流中心、律师事务所等机构。

目前园区内共有入驻企业2500余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35家,占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0%,初步形成了以数码港、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园、新材料园、E制造园和留学生创业园等为载体,以煤化工技术研发、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节能与高科技农业等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格局。

太原国家高新区是山西省“对外开放的窗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综合改革的试验区”。通过一流的投资环境和一流的服务,已经成功吸引了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入区创办企业,世界知名企业微软、英特尔公司分别在区内设立联合实验室。还吸引了德国西德福集团、荷兰诺威特集团、比利时哈蒙热工集团等跨国公司入驻园区,经济外向度日趋提高。

在谈到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特色产业时,刘德勇主任娓娓历数道——

1、煤化工技术研发产业。太原国家高新区正在建设的山西煤化工技术研发基地,堪称中国煤化工技术研发的“航空母舰”。它依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集中山西省乃至中国的煤化工技术领域的研发机构、人才和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发展,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煤化工基础科研、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的核心基地。整个基地占地600亩,总投资60—80亿元人民币,首批设立煤基合成气、煤基合成油(煤制油)、煤焦油、煤层气、焦化及焦炉气综合利用、型焦生产、煤炭生产信息化、活性炭、碳纤维、二甲醚等20多个专业研发中心。目前,首批15个研发中心已经入驻。

2、文化创意产业。太原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园区在政策、资金、孵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集群发展、品牌经营”的原则,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手段,产业化为方向,搭建创意产业平台,聚集创意产业人才,整合创意产业资源,打造创意产业链,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道路。目前,太原国家高新区已吸引涵盖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市场策划、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等30余家优秀的创意企业入驻。其中山西舶奥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推出的首部环保动画片《衡》,获2006年第四届美国弗吉尼亚视觉电影节“最佳动画放映奖”和“最佳二维动画片奖”。

3、电子信息产业。电子装备与信息作为潜力发展的新型产业,被太原国家高新区确定为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2003年,乘中国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战略的契机,太原国家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山西省唯一的信息产业化建设示范园区——太原国家高新区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园,吸引了亚日电脑、太工天成、信联智瀚、科泰微技术等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山西分公司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

4、软件服务外包产业。2008年,山西省提出“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发展新型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太原国家高新区作为省内最早涉及服务外包的区域,在软件外包方面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区内610家IT企业中,软件企业就有205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重点软件企业132家,重点项目210个,通过双软认证的企业40家。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嵌入式软件开发及服务。全区拥有包括耐特斯达等40多家从事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

说到未来,刘德勇主任强调说,为进一步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太原国家高新区将建设山西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目标是建设中部地区最有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营造国内一流的服务外包平台,建设创意、动漫及IT企业的技术支撑平台,目前正在建设10万平方米的软件外包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培训基地。

从背着书包入园到购房置地

搭建创新平台、建设孵化器(科技园)是推动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记者了解到,太原国家高新区根据国家政策,积极与省内外各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大型企业合作,寻找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共创办各类孵化器及科技园25个,总孵化面积达90万平方米。目前,共有在孵企业450余家,另有一大批企业经过在孵化器成功孵化后毕业,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几年来,太原国家高新区建成了高新国际科技大厦、留学人员创业园、新岛科技园、科祥大厦等科技孵化器,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在管委会的安排下,记者参观了太原国家高新区数码港。它的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由隔街相望的A、B两座造型新颖的建筑组成,是5A级智能化建筑群。这里拥有自主组合式办公空间、多个国际性会议中心和业务洽谈中心、各类休闲场所及超大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构建有综合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软件开发试验平台、软件测试平台、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平台、创意产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等, 目前,60余家国内外著名IT企业已经入驻数码港。

记者在数码港参观了高新区内自主创新的成果展,目不暇接,硕果累累。但是,记者认为值得一述的是这样一个细节:当大家一起走进数码港A座大楼时,门口两侧的保安人员全部起立,以标准的姿态敬礼。与“硬件”——漂亮、气派的大楼相比,这可以说是一个“软件”建设的行为表现。其中透露出来的对人的尊重以及其背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意义应该是特殊的。对于海外学子来说,由此增加的亲和力也许更具意义。

记者还了解到,太原国家高新区内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于2003年2月,是一个为鼓励和扶持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专业园区,总孵化面积15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10万平方米,目前已吸引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202名,创办企业102家,已毕业企业18家。项目分别涉及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环保节能、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集聚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项目和具备自主创新意识的人才团队。

在留学人员创业园里的中科恒业数码有限公司,因为出差,记者没有能够见到这里的“一把手”苏向东。但是,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苏向东,把在日本学习到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实践当中。他告诉自己的员工,用棉纱擦拭生产器具时,应该像丈夫对待妻子一样,倾注的是一种抚摸之情,而不仅仅是擦拭之力。他公司的墙上贴着的标示牌这样写道:“高标准,精细化。”

知情人介绍说,苏向东当年来到留学人员创业园时,只身背着一个书包。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下,他和他的团队发明出“胎儿缺陷早知道——胶体金免疫层血清试剂引导卡”,不仅让自己置身于“出生缺项干预工程”中,更在市场上受到热烈的追捧。如今,他已经有充裕的经济条件“买房子买地”了。

政策倾斜下的人才培养与引进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太原国家高新区正在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规模效应,探索建立适应以智力资本为主的新型激励机制,使高新区逐步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基地。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百名研究生集聚工程”,每年有大量的研究生加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队伍中。近年来,全区共引进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1000余人,其中博士164人。

太原国家高新区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已有17名博士后进站工作,还聘请了14位国内知名教授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潜心指导博士后开展科技项目研发,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园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园区积极为优秀人才搭建能够充分发挥特长、施展才华来创新、创业的平台,使一个个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批批富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比如留加归来的谭慷博士获得全国“首批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留新归来的刘峰博士获得“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留日归来的苏向东教授开发的计生项目成为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重点推广项目等。

为鼓励企业、项目入驻,并使其发展壮大,太原国家高新区除全面执行国家、省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外,还进一步出台完善了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客商入区投资创业,高新区的主要优惠政策有:

1、凡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被认定之日起,企业所得税减免按15%征收。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对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内,可以按减免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五年内免缴地方所得税和城市房产税。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十年内免缴地方所得税和城市建设维护税等等。

2、新建成的数码港,对于世界500强IT企业提供500-10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免费使用三年,并可享受到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科技项目扶持资金支持、“零费用”政策、高端人才服务等。对国内100强IT企业、国家级科研院所、一流大专院校创办的IT企业及研发中心提供300-5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免费使用三年,并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于认定入驻的留学生企业,免费提供为期三年的60-1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并提供10万元的启动资金以及享受税收优惠、贷款贴息、创业指导等政策。

3、太原国家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制定了政策扶持、资金融通、社会化服务、创业指导等措施,全力打造留学回国人员进入高新区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优良环境。园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作为支持留学人员来园创业的启动资金。对于入园新办的留学生企业,租用办公、研发场地,可以免交60-100平方米的房租三年,并提供10万元的启动资金。

4、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优秀人才入区工作的实施办法》、《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区创业的优惠政策》,对引进的人才给予出入境、户口、职称、住房、社会福利等优惠。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打破了地域、身份、户籍和行政关系的限制,开辟了引才“绿色通道”。

在采访结束时,高新区管委会张新伟主任希望透过《日本新华侨报》表示,开放的太原国家高新区热忱欢迎日资企业及旅日华侨华人、留学人员来区合作交流,投资兴业!高新区将在文化创意、IT、软件服务外包等领域提供合作便利条件,以此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