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30日开始,“饺子中毒事件”从日本关东地区的千叶县转到关西地区的兵库县,加上日本媒体全方位的滚动报道,瞬时波涛汹涌,沸沸扬扬。为此,本报随机采访了十名在日华人,倾听了他们的肺腑之言——
IT公司职员 单某:
执政的日本自民党有做“秀”的成分
我这个人是比较迟钝的,开始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报道。敏感的还是家庭主妇啊!回家后我夫人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还疑神疑鬼地问:“我们家中的冷冻馄饨不会有毒吧?”从这里,我想到日本的家庭主妇,她们对这个问题的反应肯定会比我的夫人要更强烈。这个时候,“半边天”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我想探讨的是,应该如何认识日本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注。一般地说,政府关心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日本政府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日本自民党,而日本自民党从传统上讲是一个“农民党”,农村是它竞选的“大票田”,因此,遇到与农民利益攸关的问题时,自民党总要有一番积极的表态。现在,这个事件给日本自民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理解日本政府的许多行为了。
印刷公司职员 黄某:
事件激励中国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
我看了日本媒体对“饺子中毒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开始的时候心里也感到不舒服。但是,冷静下来思考,我认为这种报道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从负面上讲,肯定会对中国的形象有影响,让中国食品进入日本会更加困难。从正面上讲,这也可以激励中国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的管理体制。
贸易公司职员 舒某:
真心希望这样的事件越少越好
我太太如今在一家中华料理店内工作。这几天,到店里的日本客人都会问:“你们这里的饺子是冷冻的吗?”“你们这里的饺子是从中国什么地方进口的?”店里的服务员就要立即回答:“我们店里的饺子都是自己手包的,用的原材料都是日本产的。”我太太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时候有无地自容的感觉。所以我只能说,我真心希望这样的事件越少越好。
大学三年级学生 吕某:
日本饮食文化具有挑剔性的特征
我是那天早上从手机上先看到这条新闻的,当时心里就非常堵得慌。因为这种事件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在日本的华人的形象。我想,如果生存环境不好的话,我毕业后就立即回国。
但是,我希望中国人也能够认识到,日本人并不是对中国的食品格外挑剔,他们对美国的食品也是挑剔的。比如,发现了美国的牛肉有问题后,政府也采取了禁止进口的措施。我们应该注意到,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挑剔性。
我和学校里面的日本老师谈论这个问题,感觉他们还是比较理性的。一位老师说:“对于农药的标准,各个国家是不同的。大家应该彼此协商,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标准。”
不动产公司职员 林某
日本中小企业也会因为炒作式报道而受损
我正在为我的朋友惋惜呢。我的朋友在日本开了一家食品进出口公司,在上海还有事务所。这几天,他们公司正在清理仓库,把所有带馅的食品都退回去,或者都扔掉,损失惨重啊!
我对日本新闻媒体这种炒作式的宣传十分不满。我听说,不少日本中小企业就是凭借着从事中国食品进口而生存的。这几天,也听说一些日本中小企业为此发出了即将破产的“悲鸣”。因此,这种新闻炒作,最后不仅会对中国、对华人有影响,对日本的企业也会有生存性的影响的。
人才派遣公司职员 李某
应该宣传中国食品对日本餐桌的贡献
在问题没有搞清楚之前,日本新闻媒体就这样大肆炒作,我十分不满。现在,冷冻食品已经成为日本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了。但是,现在日本新闻媒体强调的是冷冻食品的“中国产”,我真怀疑他们的用心。我们中国的媒体、海外华文的媒体,应该好好报道一下,报道一下中国食品给日本餐桌作了多少贡献。我看过一个材料,说日本餐桌上96%的食品都是从海外进口的,这里面就有我们中国的贡献。因此,我们也应把这一点讲出来。
大学院硕士研究生 彭某
重新认识日本的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
分析这个问题一定要冷静。我更希望让中国人通过这件事情看到日本人的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平常,这些只是说说,不可能很当回事。现在,事件发生了,就应该认真对待,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我在日本的超市打过工,知道那里每隔30分钟就要换一次手套,每次戴新手套时,还要打上酒精。我在日本餐馆也打过工,知道那里刷碗是先要用手刷一遍,然后再用机器刷一遍。这些,国内的新闻媒体都很少报道,也就影响国人对日本的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的认识。因此,我认为,不管这个事件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中国都应该引以为鉴,防微杜渐,为维护食品安全作出努力。
家庭主妇 吴某:
事件对国际婚姻家庭的影响
我丈夫是日本人,平时最喜欢吃超市里面卖的中国“一口吞饺子”,因此家中的冰箱里总是存放着。这几天,我的日本婆婆把冰箱里的冷冻饺子都给扔了。不知道是她岁数大了,还是有些神经质,她总是不放心地问:“冰箱里面还有没有带毒的饺子?”
说实在的,平常我不喜欢吃饺子,因为经济的原因,我还反对丈夫总买冷冻饺子。因为花500日元买一袋冷冻饺子,只能丈夫一个人吃,而要花500日元买一份菜,就可以让我们家里的三个人一起吃。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对饺子有了好感。我不能顶撞婆婆,看着她那焦虑的样子,只好开玩笑地说:“你儿子吃了那么多饺子了,要是有毒的话,早就没有他的今天了。”还好,我丈夫不信这些,回家后还要吃中国饺子,可是冰箱里已经没有了。但是,现在可不是我给他买饺子的时候。就这样一件事情,在我们这种国际婚姻的家庭中也产生了影响呀!
大学新闻系讲师 江某
正确认识日本新闻媒体的报道
现在,许多中国人都认为日本的新闻媒体是一种炒作式的报道,是专门针对中国的,网上的“愤青”也有许多过激的言论,我则认为,不要把问题政治化、民族化,应该看到包括日本新闻媒体在内的外国新闻媒体在宣传上的特性。其实,日本新闻媒体发现造假、食品安全等问题后,对自己本国的企业也是毫不留情的。近年来,日本揭露出来的一件又一件造假事件,都是新闻媒体的功劳。因此,要看到日本媒体在报道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是“对事不对国的”。
学校中文教师 董某
不要让事件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
我不想说个人的想法,只想把一位日本同事的说法讲出来。这位同事说看到有关报道以后,并不感到惊奇。因为不久以前,北京刚刚发生了“纸箱馅包子事件”,后来虽说是虚假报道,但日本人也不相信。她说,反正中国带馅的食品就容易出问题,昨天是包子,今天是饺子,明天可能就是烧麦,后天也许就是春卷。我听了这些话,心里在流泪,非常希望这场风波赶紧过去,不要让它影响刚刚进入良性发展的中日关系。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