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广总领事应邀回答关于中国食品问题的提问

自1月30日起,日本媒体连续几天报道中国河北省“天阳食品厂”生产的速冻水饺食物中毒事件。旅日华人、华侨对此十分关心和担忧,罗田广总领事应邀就此回答了有关提问。 

一、1月30日媒体报道了日本公民因食用中国饺子中毒的事件,中国出口日本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引起日本各界关注。请问您如何看待此次事件?

答:食品问题人命关天,任何人不得马虎。首先我希望食物中毒的日本消费者早日康复。对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将严格执法,切实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中方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有关主管部门立即对有关生产企业进行调查,目前尚在调查中。

到目前为止,最终原因有待中日双方调查确定。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1月31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了中国政府的最新调查结果,表示在对同一生产时期的产品、现在使用中的原材料的检测均未检测出甲胺磷,出口前的农药残留检查也并未超标。而据我了解,日方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诸多疑点。譬如兵库县的中毒者在食物中毒之前两周也食用了同一包装袋中的一部分饺子但并未出现异常,日本警方在事件发生后对该水饺及其同类产品包装的检测中也未发现甲胺磷。因此,我也希望两国政府的联合调查能够尽快查明此次食物中毒的真正原因,给两国人民以合理的解释。

二、为确保出口食品的安全,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多年来,中国立足于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特别是为保障出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善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正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中国的出口食品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以上,始终处于世界上的较高水平。

以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中国在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分别为9.4万批和5.5万批,被美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752批和477批,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分别为9.1万批和6.2万批,被欧盟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91批和135批,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日本是中国最大的食品出口国,2007年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2006年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日本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政府所做的工作还是数据都表明了,中国的出口食品是值得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