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得是哪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了:“一个人成年的所作所为,常常是童年生活影像的折射。”但是,当记者倾听中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日本校校长陈坚鹰讲述往事的时候,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这句话语,与他一起进入似梦如烟的岁月。
陈坚鹰依然记得,父亲的嫂子在农村患了食道癌,到上海后作了两次手术,结果是生命如同医生所说的那样,只延续了两年。但是,此后陈坚鹰的家庭经济状况就变样了——因为父亲每月只能拿回一半工资,那一半要用来偿还嫂子拖欠的医院手术费。
一个“病”字,一个“穷”字,好似双胞胎,在陈坚鹰的青少年时代形影不离。他说不清楚受了多少影响,只知道在邓小平返回政坛主张教育并且重启高考的岁月,自己发奋读书,终于考上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一天,他在图书馆内翻看一本鲁迅传记,当看到因为家中为父亲治病导致家贫四壁,鲁迅才立志学医的时候,他立刻感到有一种软软的东西从心头流泊而过。
大学毕业后,经历了在国内做医生的年代。一颗心还有追求,还想在更加广阔的天地有所作为,还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国际舞台上搏击一把。1990年5月,陈坚鹰来到日本。
陈坚鹰没有讲述在日本最初时光的艰难,他只说那段经历是如今这所被日本新闻媒体广为报道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日本校”一块不可缺少的“奠基石”。在这个创业过程中,让陈坚鹰心痛难忘的不是个人的躯体之劳,而是种种近似屈辱的刁难。比如,租借房屋的手续基本办好了,但最后进行确认的时候,房东发现租主是外国人的时候,就又不同意了。比如,日本新闻媒体准备做报道了,但会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银行的脸犹如“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它可以满脸堆笑地“审查”你,也会脸色冷峻地拒绝你。
就是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陈坚鹰与国内强校联手合作,创办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日本校,毕业生已达1800余名。今年正在筹备15年校庆活动;创办了中国整体院6所分院,让一些日本人羡慕不已,又不能直接照搬。在东京大都市繁华地段创办了与时俱进的中医美容沙龙,引来众多追求时尚的日本客人。更令人惊喜的是陈坚鹰研究出中医指针疗法,以指代针,无疼无感染,该疗法在针灸医学上获巨大突破。堪称针灸医学上的里程碑。
陈坚鹰校长不喜欢“苦尽甘来”这句话语,也不喜欢“如愿以偿”这种描述。他说拯救人类病痛的中医永远会在艰苦中摸索前行,自己心中还有更大的心愿,那就是尽已所能,为同胞及世人做一些有益之事。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