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福田康夫无暇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

对日本而言,目前继续改善中日关系的气氛应该说是最好的,日本应该进一步采取具有亚洲政治和经济领袖般的主动。不幸的是,福田康夫首相忙于针对国内政治救火,而无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上面,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十分难得的机会。

与以往几年相比,现在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首先,福田作为日本首相赢得了不同寻常程度的尊重和善意。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中国惹人憎恨,但福田的务实态度和协调的外交风格如今受到赞扬。

第二,对福田的尊重是亚洲大陆对日本的态度总体回暖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日报》和Genron NPO举行的民调,5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他们对日本的印象有所改观。福田在上月的北京访问期间受到的热情接待是这种态度变化的不可磨灭的象征。

第三,所谓的历史魔鬼冬眠了。福田承诺不以官方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这就大大减少了关于那个惹争议的问题的紧张。尽管今年是声名狼藉的南京事件七十周年,但中国也没有发生预料中的反日示威。

鉴于地区有利的政治和战略气氛,日本发挥积极的外交领袖力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福田深陷围绕养老基金、各种丑闻以及与主要反对党日本民主党正在进行的斗争的政治风暴。事实上,福田政府官员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如果首相可以做更多事情,他将在对中国的外交舞台上做更多事情。

平心而论,福田康夫已经合理地接触中国并强调地区关系是其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支柱。他的中国之旅为进一步讨论东海纠纷的折衷铺路,为在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技术等问题上更好的合作铺路。福田康夫的北京峰会为加强双边合作(从环境保护到非洲经济发展合作等一系列事务上合作)奠定了观念基础。目前的挑战在于贯彻这些措施,不要让它们变成无法履行的提议,进入废纸篓。

改善的中日关系可以成为催化剂,促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区域动态——一个通过强健的日本领导力加强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动态。地区对日本的善意并不常见。现在东京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