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离去的2007年。11月11日。日本前总务大臣、著名经济学家竹中藏平在匆匆的行程中挤出时间,到北京香格里拉会议中心主持召开了一场“解读日本”座谈会。那天,经过严格的遴选,北京只有5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家代表应邀与会。这其中,博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龚遥滨作为服务外包企业的唯一代表出席。
与其他4位企业家略有不同的是,龚遥滨还兼着一个职务,那就是博彦科技有限公司日本分公司的“第一把手”——社长。不过,龚遥滨在与竹中藏平交谈的时候,不是使用日语,因为两个人都曾有留美的经历,就用英语热烈地交谈起来。而真正的内情是,龚遥滨根本不会讲日语。他自己也承认:“我大概是在日本唯一一个不会说日语的华人社长。”
博彦科技有限公司让一个不会讲日语的人出任日本分公司的“第一把手”,背后一定有特殊的“企画”。记者在采访龚遥滨的时候,非常希望了解2008年博彦在日本市场的运作。但是,龚遥滨笑眯眯地说:“暂时还不能透露。的确有一个‘企画’,在我们内部已经被认定为是一个‘发疯企画’,何时推出,还要等待时机。”
“发疯”能否引领事业成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记者了解到,至少对于龚遥滨来讲,“发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95年,龚遥滨自己砸了铁饭碗,离开了航天部研究所,要和3个大学同学一起开办一家公司。当时,有人这样问他:“你开公司,上级主管单位是谁?”是啊,是谁呢?龚遥滨挠头想了半天,回答说:“是工商局呀!”对方听后哈哈大笑,说:“那你就是个体户了!放着铁饭碗不端,你要做个体户,肯定是脑子出了毛病,疯了!”
后来“疯”出业绩的龚遥滨出任博彦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的老板。可是,当他可以拿到绿卡时,因为事业在国内,等不及了,他毅然弃“卡”而归。于是,有人私下说:“这个人脑子不正常,八成疯了。”
也许,有这样的“疯”,才有了今天的龚遥滨。
在小会议室里,说话富有感染力的龚遥滨站起身来,在玻璃黑板上画着示意图,激情地讲述着他的想法: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已经脱离创业期,进入整合期了,博彦在2008年要有所作为;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高进低出”的局面应该改变了,中国IT企业家们也不应该到外国IT公司前面只会低下头去说:“请把活儿给我们吧,因为我们比你们做起来便宜。”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除了做好软件工厂以外,还要搞活IT应用,要最终面向国内市场。
每个月有一半时间在日本工作的龚遥滨对记者谈了他对日本华人的一些观察。“如果想过四平八稳的日子,华人还是在日本公司工作为好。如果想真正创造一番成就,得到所谓社会的承认,在日本公司恐怕就难以如愿了。日本公司的科长、部长,是熬出来的,是忍出来的,还有的是家传下来的。”龚遥滨这样说。
“那‘博彦日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记者询问道。
龚遥滨眼睛一亮,动情地说:“我们需要敢于冒险、富于挑战、善于实干、勇于进取的人才。我们已经搭建起一个在日本创业的平台,还需要汇聚一批愿意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创业的人们。”
原来如此,在猎猎飞扬的博彦大旗下,龚遥滨渴望招揽出一支开拓日本市场、成就IT新绩、充满人生激情、实现华人理想的创业的队伍!
那好,我们共同期待着。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