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谈起一家IT企业,对方可能问你它是不是在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当你表示它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时,对方有可能追问你它是不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西区内。也许,这是一种透过地域显示地位、反映“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皇城根文化”在今天的表现;也许,这是在高科技时代,北京地方衡量一个IT企业是否有实力、是否有发展前途的尺度。
眼下,记者采访的北京亿惠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银科大厦内,恰恰属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区的管辖范围内。站在大厦的门前,记者环视四周看见,周围的巨幅广告牌上纷纷写着“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腾讯网与你在一起”、“硅谷电脑城”等等。从正面望去,壮观的海淀图书城毗邻着海淀新科技大厦、大恒科技大厦、绿创大厦、育新大厦。目光继续远投,就可以看到被业内人士称为“不可复制”的新浪网大厦了。
再看看从身旁走过的人们,虽然不都是俊男靓女,但却个个都是年轻的,他们行步匆匆,脸上洋溢着与年龄、与时代相符的蓬勃朝气。在这样的人流中,鬓角呈现白发的中年人就会格外显眼,而老年人几乎是看不到的。
记者与年轻人一起乘坐电梯,看到的是谦让之后的拥挤,感受到的是人的素质与高科技并行提升。
一手抓创新 一手抓市场
公司副总经理杨靖女士可以说是亿惠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的见证人。她充满感情地回忆说:我们这家公司最初是2000年6月在宣武区成立的,当时只有5个人,我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一家取得业绩的软件开发公司,公司有60多人。这期间,伴随着发展,我们也是几次搬家,直至到这里,买下银科大厦9层的600平方米。
软件企业的生命是创新,软件企业的未来是创新产品与市场的结合。对此,杨副总经理有深切的感触。她说,当初公司成立的时候,也曾有过彷徨,一时找不到准确的方向。后来,一个叫吕瑞的年轻人带着他的研发产品进入公司,并且把这种产品很快导入零售业的连锁超市,结果是很快就有了效益。
许多人都知道,作为政府行为在北京引入超市还是1995年前后的事情。当时,就在很多人为这种便民的超市而赞叹的时候,业内的行家却为此心有忧愁。因为这些超市的管理系统都是“拿来主义”,是从国外“原汁原味”引进的,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市场。以至于在超市引进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个时候,学习软件设计出身的吕瑞心有所动,他没有高唱“爱国”的高调,而是琢磨着如何让超市的管理系统“本土化”。大约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吕瑞把自己的软件产品推向市场。
记者看到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版局2002年8月6日签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上面写着——软件名称:亿惠达商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版),简称“亿惠达”软件;著作权人:北京亿惠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权利取得方式:原始取得;权利范围:全部权利;首次发表日期:2000年11月30日。就是这样一份证书,背后表明了“亿惠达软件”走向市场的时间历程。
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社会自然也要回报企业。2002年11月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签发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中写道:“经审核,北京亿惠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符合《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软件企业认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认定为软件企业,特发此证。”这不是一纸简单的认定证书,它意味着亿惠达的成长和发展获得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意味着亿惠达从此由单打独斗成为软件行业的“正规军”,意味着亿惠达可以进入软件开发的“正面战场”——中关村科技园区。
杨副总经理继续回忆说,2001年我们推出面向连锁百货的软件产品,成立新疆分公司,客户群体达到28家。2002年我们推出面向连锁便利店的软件产品和购物中心管理系统,产品获得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优秀评测,客户群体达到65家。2003年我们推出面向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形成了以物流管理为核心的总部、配送以及门店的一体化应用,客户群体达到百家以上。2004年我们开发出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以资源优化为基础、绩效管理为目标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同行业中产品线最全、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2005年公司迁入中关村核心地带的银科大厦。公司的流通领域立体化营销及综合服务平台得到国家科技部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心的立项和资助。在业界率先建立以信息规则为先导的项目实施体系,客户群体近200多家。
一步一个脚印,一手抓创新——软件开发,一手抓市场——推广应用。谁能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谁就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这,应该是亿惠达发展给人们的启示之一。
拓展新的领域 打出民族品牌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在注册,毋庸讳言,每天也都有“老”的企业在注销。高科技的发展犹如大浪淘沙,稍有闪失或者停步,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记者提出“发展是否会有尽头”的问题。
亿惠达的另一位副总经理、首席架构师申长山对此作了回答。他说:“对市场,我们不仅有技术的因素,还有民族的因素。眼看着外国的超市易初莲花、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有欣慰,也有痛心。欣慰的是世界正在一体化,地球村越来越小,人们正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痛心的是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在这个市场看不到我们民族的品牌、国家的品牌。所以,我们总想在这方面做一点事情。”
他讲这番话时语速缓慢,但让人感觉到是在抒发心中的一种志向,一种“亿惠达”人心中的愿望。
“也许,在超市管理这个市场上,我们做不过外国人,他们毕竟有多年的积累。对我们是完全创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种技术的升级。但是,这些事情也给我们启发,那就是:我们能不能在外国人还没有把触角伸入进去的领域做点事情呢?”申长山这样讲。
申长山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总经理吕瑞是一个有眼光、有魄力、敢于进取的老板。不久前,他到武汉出差,考察了当地的烘焙业。您问我什么叫烘焙业,的确,这是一个行业用语,说白了就是面包房,销售各种面包、蛋糕的行业。当然,吕总站的角度要高一些,他考察回来后给我们讲:‘烘焙行业是一个集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加盟连锁于一体的食品服务行业,目前,在国内的大部分烘焙企业中,除了用计算机辅助做一些简单的核算之外,很少在各项业务流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信息的传递、反馈迟缓,实效性差,难以给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难以进行质量、时间、价格、消耗的控制和优化。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手工核算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一旦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要求有科学的管理规模的时候,手工管理就再也不能满足各项管理要求,甚至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外国的资本、技术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我们中国的IT工作者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因此,这是我们公司今后要开拓的一个市场。”
其实,记者在到亿惠达公司采访之前,已经在他们公司的网页上看到正在启动的宣传。到公司采访的时候,看到会议室里汇聚着来自武汉等地的烘焙业的集团老总,一个实施的计划正在进行之中。
申长山还讲了一个“背后”的故事。吕总从武汉考察回来,提出要进军烘焙业的时候,公司里面举手支持他的人并不多。许多人认为这个领域过于狭隘,投身于此不会成什么大气候。但是,吕总不因为大家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也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强行实施,而是提交了一份又一份调研报告,说服大家,民主决策,引导大家不但要看到现有市场,还要看到未来的潜在市场,结果是大家为他的观察力、分析力折服,都转为支持这个计划。
申长山还透露说:“目前,我们公司针对烘焙业管理的“亿惠达V8烘焙管理系统”软件已经开发出来了,这个软件集中体现了“强总部、弱门店”的设计思想,保证烘焙业的门店在使用以后达到系统操作的简单化、自动化,让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满足门店的销售和服务。我们最终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