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井植岁男在日本创立三洋电机制作所,半个多世纪以来,“三洋”这个名字覆盖了世界各地,与索尼、东芝等日本品牌一样,三洋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是电子产品的代表。时值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前夕的平板电视大战,日本三洋推出了十三款液晶新品参战。就此,本报记者走访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推广董胜功先生。
《日本新华侨报》:请您谈一下三洋液晶电视从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董胜功:三洋自84年进入中国市场,是外资品牌进入中国最早的企业之一了。在这20多年里三洋不但完全适应了中国市场的操作模式,而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数量上面,三洋在中国大陆年销售已达120万台,累计销售已超过1000万台,这个数量在所有的外资品牌中肯定是居龙头的。
《日本新华侨报》:三洋的新品在针对观众收看2008年北京赛事方面有哪些性能的提升?
董胜功:2007年,三洋新品增加了许多功能,例如:为提升画面显示效果而开发的IPPT技术,建立在动态视频基础上,使得最终消费者看到的画面效果在彩电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再如,最新开发出的跃屏技术,使得长时间看赛事的观众的眼睛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节约了能源。据我们实验,此功能可节约电能50%以上。
针对2008北京赛事,我们新开发出具有“运动模式”功能的5个小模块,即“缤纷色彩”、“冰雪世界”、“绿茵场”、“水上世界”、“室内场馆”使得每一种比赛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画面。
《日本新华侨报》:三洋在液晶电视方面的宣传方式似乎与其他几个外资品牌有些区别,在力度上似乎不那么强烈,请谈一下三洋液晶电视在中国的策略。
董胜功:是的,三洋在宣传上一直比较保守,这也是坚守技术立企的信念。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三洋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越来越大。目前三洋在深圳设立的设计公司其中设计师已近300人,这也能充分说明三洋在中国的产品策略是“以技术为本,以产品外观独树一帜为突破口”的理念。
《日本新华侨报》:越临近2008年,中外平板电视的竞争就越激烈,根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平板电视销量不断增长,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接近70%,做为外资品牌的三洋,如何看待这一局势?
董胜功:这个数据跟我这里得到的数据基本相似,这表明品牌对顾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三洋会正面看待自己的优势及检讨自己的不足,将会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品质、服务上优化自己。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