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话:如果我是安倍晋三……

9月21日,安倍晋三在庆应大学附属医院内度过了53岁这一失意寂寞的生日,住院期间,安倍几乎不看有关总裁选举的报纸和电视,平时与值班的秘书官短时间处理完事务后也从不闲谈。周边人士透露:“他是积劳成疾,辞职后一下子垮了。”遥想一年前,安倍在自民党总裁选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世事沧桑、命运无常,病床上的安倍,对未来的政治生涯、人生企划,想来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政治的世界里,没有避风的港湾,对于这一点,安倍是有深刻认识的。在日本普通国民的意识里,所谓的政治家,就是那种出了丑闻也照样能吃能睡,即便被媒体死盯不放,也一样可以从容应对的主儿。说得再绝对点,日本的政治家,要像蟑螂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何时何地,均能我行我素,挺到最后、笑到最后。

真是基于这种认识,安倍强打精神,能撑就撑,能忍就忍,到了宣布辞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仍要强忍眼泪,不肯言输,他要打造的是一个硬汉政治家的形象。

但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政治混沌的关键时刻,安倍的这种“硬撑”,到头来留下的只能是一地鸡毛。在日本国民看来,一个国家的掌舵人,临阵脱逃,就像是学生的“不登校”, 这种“一走了之”,给人一种对自己彻底丧失信心、放弃努力、不负责任的强烈印象。

这种走人,也给了街头小报杂志无穷的联想和素材,留下无数的把柄,更给了那些平时难以抛头露面的精神分析专家,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纷纷走上前台,对安倍“把脉问诊”,这些“马后炮”,自然是将安倍批得一无是处。

安倍实在是一个老实人,说得好听点,就是对信念的执著和表里如一,说得难听点就是过于迂腐,安倍最缺乏的就是演戏的功夫,这是他与小泉的巨大差距。这也难怪他,他是乘直升飞机上来的,更是匆匆走上首相宝座的,可以说没有积累足够的政治经验。

如果我是安倍晋三,一定会选择另一条路:安倍可以站在闪光灯下,突然白眼一翻,不省人事,然后,由救护车急送医院。一觉醒来,嘴里念念不忘政局、念念不忘法案,挣扎着要出院。在医生的强烈劝阻之下,安倍抱病在医院办公,病房的灯光,彻夜不息……最后,安倍满含热泪,向日本国民发表告别演说,希望同僚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并再一次向全体国民披露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崇高理想,由此演绎一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情。

事实上,这种靠悲情取胜的案例,在日本政坛上并不鲜见。像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小渊惠三,正是在他们倒下之后,为后人的支持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安倍如果演活了这出戏,那么,局势或许全面改观,他的政治前程,包括其重出江湖,均在不言之中。可惜安倍对这些“帝王之术”没有学好学透,如今走到灰溜溜的这一步,实在是怨不得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