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华侨居住国“怨侨”、“排侨”事件频频出现,不仅引发海内外关注,也成了近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会的热点话题。有侨领在会上呼吁:新华侨要脚踏实地,减少在当地社会积怨,营造和谐局面,以有助于融入当地。
新华侨遭妒忌、遭排斥的事件为何会增多?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正如所罗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关纪实所言,新华侨普遍保持一夜暴富的心态,想一步登天,有的不择手段地赚钱,这容易在当地产生积怨,亦影响中国人形象。另一方面,虽然新华侨比老华侨更有文化,知识面广,甚至有更多积蓄,但往往也暴露了令人不安的陋习:喜好摆谱,追求充阔,乘坐豪车,享受高档烟酒,甚至在赌场一掷万金。
正如菲律宾华商联总会董事高武扬所言,有的同胞日常生活挥霍无度,极尽炫耀财富之能事;在办理婚喜寿庆时,更是铺张、摆场,刻意显富,而不顾及当地的风俗习惯。
不管是新华侨还是老华侨,本来花自己的钱是不关别人的事的。但华侨毕竟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而是与居住国民众同居一地。炫富等所谓“新动作”实质上是陋习重现,把陋习当新潮、当时髦,当事者自身可能感觉不到什么,但居住国民众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华侨一旦炫富,客观上会对周围民众产生影响,他人之“眼红”就由此产生。在异国文化氛围下,一旦这种“眼红”在原住民中形成共识,华人的灾难就会临头,寻衅滋事者就会上门。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受袭事件背后虽有多种缘由,但往往不同程度地与华侨华人自身行为的影响有关。
因此,面对一波波“怨侨”、“妒侨”事件,要避免再有悲剧发生,最要紧的是华侨特别是新华侨自身行为的矫正,做到好自为之,或谓“洁侨”。“洁侨”的道理与防病一样,身体清洁了,病菌也难从外入侵。而“洁侨”,当然是要先从观念上“洁”。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不矜细作,终累大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些格言告诫人们,凡成大业者均要行事低调,积善为民是成功之经。
只要保持谦恭的心胸,乐于协助其他族群,互相尊重和交融,建立和谐族群关系,那么,“排华”、“袭华”事件可能就会大大减少。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