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在第44届众议院选举中令人惊讶地大获全胜,这个结果让很多观察家跌破眼镜。分析自民党获胜的原因,可以看出日本政治的三个新特点。
首先,“剧场型”政治趁势加强。应该说,自民党大胜的秘诀首先在于小泉成功地将选举的舞台聚焦在邮政事业民营化问题上,并进而将朝野两大阵营在这一问题的对立切换成是赞成改革还是反对改革的问题,以攻势姿态投入选举战。历时一个月的选举战基本上按照小泉撰写的脚本展开,民主党等在野党的声音完全被自民党一阵高过一阵的“改革”喧嚣所压。从这次选举的结果来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掌握日本权力中枢的政治家们用最大限度吸引选民视线的作秀取代政策宣示的“剧场型”政治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其次,“无党派”阶层左右胜负。这次选举是1996年众议院选举首次引进小选举区制度后的第三次较量。小选举区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选票流动性很大,风向稍微变一变就可能使选举的天平朝某一特定政党大幅度倾斜。民主党从1996年问世后,城市选区一向是它的强项。2003年选举中,民主党在“首都圈”共获33席,与自民党的36席“平分秋色”,而这一次却变成5席对63席,惨不忍睹。调查表明,左右两党胜负的是占选民总数约20%、不支持任何特定政党的“无党派”阶层。在上一次选举中,“无党派”阶层中投自民党的仅10%,但这一次却猛增为30%。
再次,“地盘”势力难敌总部。这次选举中又一个引起人们注意的特点就是历来决定当选与否的“地盘”、“招牌”等要素相对下降。小泉向“反对派”议员所在的33个选区派出的“刺客”中有15人当选。他们“空降”到素无渊源的选区与这些资深政治家对垒,有些甚至还遭到自民党地方党部的抵制,但在小泉亲自出马声援下还是如愿以偿地佩上议员徽章。
这应该说是日本传统政治运作模式走向衰落的象征。自民党总部所掌握的雄厚资金和政党形象的政治资源,将越来越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政党自身的凝聚力。
(本文作者系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室主任)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