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丸”是否因为更换阁僚而有新机

“野田丸”出师不利。日本产经相钵铝吉雄因为9月10日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出言不慎而引咎辞职。野田佳彦首相没有为民主党内外乱哄哄的意见左右,迅速作出调整,任命菅直人内阁的官房长官枝野幸男为继任产经相。枝野幸男是学法律出身,言辞谨慎,他在代表日本政府应对东日本大地震中的表现获得日本国民乃至世界的一致好评,由他来任经济产业相至少不会犯言辞上的错误,或许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这对于急切将日本带出经济困境的野田内阁来说,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应该看到,日本目前的经济困境重重,先有被美国及世界经济危机拖累引起的增长率下滑,后又有大地震、核泄漏带来的严重后果,加之其在货币上实行的被日本国民抱怨的“不作为政策”,所遇到的困难不亚于美国。日本还想游说G7干预日元,可谁都知道欧洲没钱,美国更没钱,而且为了自身的利益,全球爆发货币战争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未免天真。

再看日本周围的环境,俄国在日本领海领空附近频繁军演,中国海军也日益强大,日本声称自己感到“被包围”的危机,准备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进口增长迅速,比去年同期增长30.2%,高于7月份22.9%的增幅,也高于经济学家21.0的中位数预测。中国进口需求的恢复对国际市场来说是很好的迹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引擎。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市场正像一块大蛋糕,美国、欧洲都想来瓜分,日本也不可能意识不到。日本在经济上和中国采取互利互惠的政策应当是日本新内阁和产经相枝野幸男的课题。但同时日本和中国又有一个敏感问题的存在——钓鱼岛主权归属。

对这个问题美国何尝不希望炒热?钓鱼岛问题一炒热,日本和中国关系就变冷,谁会从中得利?美国。以往钓鱼岛一有事件发生,日本就希望美国出来说话,作出某种姿态。美国也这么做了。所以,美国的想法和所得到的是:一、加强日本对美国的依赖,继续树立美国在军事上的强势形象。二、加深对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军事、经济渗透。三、市场就这么大,日本和中国的贸易少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话又说过来,日本和美国真的就是铁哥们吗?虽有日美同盟的存在,但美国和日本一直没有就普天间军事基地的搬迁问题达成协议。其实日本就是美国在东亚打下的一枚楔子,是美国能在东亚站稳脚跟的着力点。

主权问题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高于一切的问题。但是中国提出的搁置主权,并不是放弃主权。中日在钓鱼岛各自主张,也无法谈判的情况下,顺应中国的提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让钓鱼岛的资源造福两国人民让钓鱼岛水域成为和平水域,成为争议岛屿的处理典范,而不是兵戎相见,才是双方政府应做的事情。

有消息说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将于下月访华,这是中日为共同的战略利益制定合作共赢的目标的契机。日本新内阁的官员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应错失机会让日本成为一艘拖不起来的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