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网报道,日本大型媒体企业角川控股集团与中国湖南天闻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广州成立天闻角川动漫有限公司,首个合作漫画月刊杂志《天漫》即将推出,不仅致力于向中国内地引进集团旗下的动画、漫画和轻小说,还将大力制作中国原创的动画和漫画。
另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消息,本月初,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也是日本主要漫画出版社之一的讲谈社宣布,将与中国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合作,开展漫画出版业务。将于明年发行面向10~15岁中国青少年的漫画杂志。
很多人都有感觉,相对于开放初期的80年代,近年来日本电影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分量越来越小,而日剧在与韩剧的较量当中也甘拜下风。但实际上,日式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力并没有下降,特别是日本动漫文化进军中国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深刻。
日本动漫在中国拥有海量粉丝。调查显示,中国孩子喜欢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日本。当今很多年轻人都是看着日本动漫长大的,因此,他们对日本动漫形象记忆深刻,热衷程度非同一般。近年来,日本通过派遣动漫艺术家、创作团队进驻中国大学校园,通过在中国举办动漫文化周,不断加大对中国年青一代的影响力。就连日本驻华大使馆也在其中文网页上加入了动漫信息,以此增进中国年轻人对日本的亲近感。
为了加大日本动漫进军海外的推进力度,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部”,制定了详尽的文化产业海外推进计划,旨在通过这些文化产品,提升日本品牌形象,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今年8月,日本政府又联合日本国际合作银行推出“千亿美元计划”,鼓励本国企业利用日元升值优势大举进军海外。这些都为日本动漫企业走向海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援。所以说,这些日本动漫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完全是“有备而来”。
面对“兵临城下”的日本动漫企业,中国相关文化单位和企业要摆正心态,积极应对,将合作当成一次绝佳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从而不断做大做强自己的动漫文化产业。
首先,应该“借势”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动漫作品只是载体,文化内涵才是核心内容。日方企业为了减小进军中国市场的难度,表示将大力制作中国原创的动画和漫画。讲谈社宣布,双方合作创刊的漫画月刊初期将仅采用中国漫画家的作品。这不仅为中国漫画家提供了展示平台,更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广阔途径。
其次,应该“借力”培养自己的动漫人才。此次与中方合作的日本角川公司不仅提供集团旗下的漫画和轻小说,还将派遣专业编辑人员到新公司进行业务指导,可以说是既带着产品又带着人才加盟入伙的。中国动漫企业一定要珍惜这个在家门口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日本动漫制作中的创意思维、精湛技艺和营销理念,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创编人员,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动漫产业团队。
最后,要“借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巩固中日友好关系。成立合资公司,开展业务合作,绝非只是单纯地为了经济效益,更应该创造出更广阔的社会效益。发展文化交流从来都是构建国与国之间友好联系的“先头兵”。因此,在合资企业当中,双方人员都应有意识地通过合作,加强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最终为发展中日世代友好做出贡献。(作者系日本太阳升集团董事长)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