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肿脸的“面子工程”害惨了日航

1月20日,在日本国会质询期间,一位日本自民党籍议员针对近日宣布破产的日本“国营”企业日航的问题询问:“是谁把日航搞成了这样的结果?”本来,政府阁僚回答质询者时应该首先举手,经过议长批准才能够做出回答。但是,坐在下面的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菅直人没有顾得上这些规矩,突然激动地高声回答:“是自民党!”这一幕,真实地反映出日航破产背后“官”的原因。

正如日本媒体指出的那样,在世界航空领域有着“第一”美誉的日航,在即将迎来成立60周年的时候宣布破产,让人不得不分析其“国营”背景下“官”的因素。具体说来,这种因素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中央高官“面子工程”的影响。目前,日本国内有97个机场。最近十年,至少有8个机场是在日本政治家的促成下建立的。今年3月即将开业的日本茨城机场,就是通过当地选出的国会议员、原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的努力斡旋建成的。这个在当地已经被称为“面子工程”的茨城机场,目前只与韩国一家航空公司签约,除此以外就没有任何国内航班。类似这样的机场开业以后,都会通过日本政治家半强制性地让日航开通航路,一旦航路开通,日航就要支付着陆费和飞机燃料税,这样的费用日航每年要支付1700亿日元,造成了赤字膨胀。第二,来自地方政府“面子干预”的影响。去年6月,静冈机场开业。当初,预计年间乘客约有106万人。但是,开业7个月来,只有乘客24万人左右。当日航准备停止这条航线的时候,静冈县知事亲自到日航位于东京总部大楼施加压力,要求日航撤回这个打算,说如果日航关闭了这条航线,地方形象将会受到影响。日航表示至少有34条这样的国内航线应该撤销,但都因为受到地方政治势力的影响而无法如愿。第三,来自日本政界“面子机票”的影响。据了解,有些日本国会议员声称每个星期要回故乡10次左右,日航就要给他提供免费机票一张、半价机票两张。就这样,日本国会几百名议员,都享受着日航的这种“面子机票”,日航也被吃空了。

当然,日航破产还有着种种的复杂因素。但是,这种“面子工程”等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能忽视的。事实说明,在市场经济社会,国营企业也要按照市场规则运营。如果不顾及此,只看到国营背后的权力资源优势,扭曲地加以运用,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倒台。从上述事实也可以看出,来自日本中央高官的“面子工程”,实际上在搞“有条件上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这个“创造条件”的过程,就成了一个打肿脸充胖子、弄虚作假的过程。据媒体报道,日本东北地区一个县要建立机场的时候,预测年间国内线乘客15万人,国际线乘客5万人,结果遭到政治家的大骂,让他们当场改写成100万人和80万人。地方政治势力的“面子干预”,在相当程度是也是为了向当地选出的国会议员负责,让他们在中央政坛感到“有面子”,眼睛向上而不想向下的时候用权力干预国企,国企就势必遭殃。那种“面子机票”更是赤裸裸地吃国企的一种表现,他们把国企当作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一块蛋糕任意宰割。从日航破产,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中国大陆并不缺少的“面子工程”、“面子干预”、“面子机票”之类对国营企业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在于违反市场经济的规则,不顾主流民意的愿望,以权力干预企业运营,为企业勾勒一幅看似美好实际上却是海市蜃楼的远景。当这个海市蜃楼消失的时候,也就是这个被干预的国企触礁的时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日航破产的警示作用应该是超过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