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端的梧州市,是桂江与郁江交汇之处。整座城市被桂江一分为二。
在广西,港口不算发达,但梧州却是重要的出口口岸。无论是通往广州、上海等地的国内航运,还是运往香港、东南亚的出口贸易,几乎都以这里为起点。将来,海岸边的北海市会建成新的港口基地,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中。
梧州的背后是一片通往桂林的连绵的山地,自古就是瑶族的生活圈。从梧州城里一旦走出,眼前立刻变成绿树成荫的小道,桂江的水清澈见底,湛蓝透明.而郁江却截然不同,水色浑黄,像是刚经历过暴雨。这是因为从梧州延伸至桂平、南宁的关西南部地区,缺少茂密的树木,山林稀疏,一旦下雨,表土就被冲刷而下,汇入江河,导致江水尽成浊流。
梧州正是这清与浊的交汇之处。登高望去,郁江的黄流与桂江的碧水在城边并行向下奔流,绵延不绝。这种自然现象,其实正映照着中国林野的现状。一边是不断开发的山林,另一边则是尚未开垦的山林。同样,它也在无声地揭示汉族聚居地与山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界线,颇耐人寻味。
从梧州往北,直线距离不到三十公里,如果是翻越山岭,大约四、五十公里,两小时左右便能抵达“六堡乡”。这里就是广西两大名茶之一的“六堡茶”的故乡。一个直径两公里有余的盆地,以稻田为中心,四周环绕着茶山。
六堡乡的居民说:“我们的祖先是在明代迁来此地的。” 但我认为这里或许本是山地民族的居住地。从梧州城到这里,直线距离不过三十公里,但却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而汉族人并不擅长在山地生活,所以很难想象这里是他们开垦出来的。在地方志等资料里记载,这一带曾广泛居住着瑶族人,但却没有关于六堡乡的详尽的记述。”
六堡茶广为人知的原因,在于它虽起步于绿茶的制法,却在最终成形时化为“黑茶”,其独特之处,正在于被归类为黑茶。
说到黑茶,它与绿茶、红茶、黄茶、青茶、白茶并列为中国六大茶类。日本市场上常见的“普洱茶”,也被归类为黑茶。近年来,黑茶在日本颇受关注,被叫做健康茶和“减肥茶”。但由于人们不太清楚它的制作方法,尤其还带有黑茶独有的“霉味”,所以作为消费者还是心有疑虑的。
其实,这股“霉味”来自制作过程繁殖的“曲菌”。这种有益的菌会散发出以后中特殊气味。它富含脂肪分解酵素和单宁分解酵素,与茶叶原有的成分共同作用,能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减肥效果”。
六堡茶的制法大体与一般绿茶相似,从杀青炒制开始,经揉捻、干燥,在其中某些环节中,特意营造条件让曲菌得以繁殖。这一环节在中国几乎算作“企业机密”,并不对外公开,因此在日本,人们对六堡茶、普洱茶等黑茶仍感到担忧。
然而,黑茶最独特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它还有一个关键环节——“熟成”。它不像日本茶那样追求新鲜,反而是越陈越香。放久了非但不会变坏,反而愈加珍贵,是很适合于存放的茶。
即便在茶壶里泡了很久,即使变黑,也不会苦涩得难以下咽。
就算忘在茶壶里一周,也没有什么变化,更不用担心“隔夜茶”有害。对黑茶而言,时间反而会让它更具价值。这与日本茶截然不同的特性,恰恰是黑茶最大的长处。
这样的特性,完全可以应用于日常。比如用于学校供餐,或者带去登山远足。黑茶经得起放置,不必担心品质下降,反倒是放置得越久越佳。
当然,这背后靠的是曲菌的繁殖与长时间熟成。这一过程需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也可以说是靠天吃饭,全靠天意。
梧州当地的茶厂,为加快生产并保持品质,特意在山腹开凿横洞,利用地下恒温恒湿的环境,让六堡茶能够在短期内熟成,利用自然条件制成色泽乌黑、品质均一的正宗黑茶。
近两三年来,六堡茶也被引进日本。位于东京日本桥的喜诚公司已着手在全国推广,把它定位为继乌龙茶、普洱茶之后的健康茶。在饮食日渐多元化的今天,茶叶也需要多样性,六堡茶的健康功效,正好呼应了这种需求。希望它能为更多人带来新的品茶乐趣。(节选自《中国名茶之旅》,株式会社淡交社,1988年9月9日出版)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10/7 |
|
![]() |
2025/10/4 |
|
![]() |
2025/10/4 |
|
![]() |
2025/9/6 |
|
![]() |
2025/9/6 |
|
![]() |
2025/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