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能“逆选”成为自民党总裁的五大原因

10月4日下午,民众透过荧屏看着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眼看着小泉进次郎一度遥遥领先,他本人也是满面笑容,似乎胜券在握,但当地方票开票以后,形势立即变化,以“鹰派”和“安倍晋三继承人”自诩的高市早苗“逆选”而上,当选为日本自民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裁,10月15日将会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对这个“逆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应该看出高市早苗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基层党员与地方组织支持较强。日本自民党党首选举通常采取“国会议员票 + 各都道府县党部代表票”混合计票制度。即便在国会议员中支持不占优势,如果能在地方支部、基层党员中获取较大支持,也能显著影响最终票数。高市早苗在以往党首竞选中,可能积累了地方基础与基层组织网络的信任。

第二,党内派系平衡与利益交换。日本自民党内部尽管已经宣布解散派阀,但其派系势力仍然错综复杂,在党首选举中,候选人往往要与多个派系拉拢、协商、做利益分配。即便不是某一派系的首选人,只要能赢得中小派系或被动派系的足够支持,也可能成为折中候选人。

高市早苗曾在此前竞选中积累与多个派系、议员的联系。她长期是安倍晋三路线的支持者,与保守派或者右倾派系有较紧密关联。她在党内也有经验、资历、资源,对许多议员或派系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可以合作的候选人。她在竞选最后期间“跪拜”日本自民党大佬、唯一派阀负责人麻生太郎,获益颇多。

第三,政治时势与执政危机促变。当前,自民党在最近几次选举中遭受挫折,失去了参院多数席位,政权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党内更倾向于选出“可动员力强”、“有改革或振兴能量”的人。高市早苗在过去以往党首竞选中已被看作“有魄力”、“保守派代表”人物,她的保守路线、国家安全、强硬姿态可能正好迎合了部分议员想要改变现状的意愿。

第四,相对弱于对手的折中或妥协策略。高市早苗在党内竞争中面对的对手如小泉进次郎,显得较年轻、形象更“新锐”,可能在部分议员或中间派中吸引力较大。但在党首选举中,自民党籍国会议员更看重经验、可预测性与政治可靠性,高市早苗可能被视为较安全的选择。

同时,人们可以看到,高市早苗在当天竞选之前的讲话,已经改变形象,做出适度让步,避免极端攻击,努力减少与中间派或温和派的对立,从而吸引了更多温和派或中间派的支持。

第五,女性身份与象征性力量。虽然保守派中女性高层仍较少,但“首位女性党首/首相”的象征意义还是在相当程度成为她的加分项。对于自民党内一些希望展现改革形象、改善妇女参与度或扩大选民基础的派系和议员来说,包括地方党员在内,支持女性候选人也可能是策略考虑的一部分。

这样看来,高市早苗能够“逆选”当上自民党党首,是对其党内组织基础、派系支援、政治时势把握和战略布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