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生到不婚,你以为只有中国的年轻人在无声反抗?
2024年底,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最终数据,2023年日本的结婚对数将达到47万4741对,结婚率为0.39%,这比上一年的结婚率0.41%下降了0.02个百分点。究竟是“不想结婚”还是“结不了婚”,是个人主观性导致,还是大环境使然——这些问题的探讨让“日本结婚率”低的谜团渐渐被破解。
客观地讲,结婚率与时代背景不无关系。结婚率通常在重大战争前夕上升,在战争期间下降,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为例。可能是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氛围,人们提前结婚的意愿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战后余生的不确定感,也会使人们结婚成家的意愿增强。1947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日本迅速出现的结婚潮,甚至影响到了1970年前后的二次结婚潮和生育潮。
遗憾的是,自那以后,日本没有迎来第三次的高潮,反而是因为老龄化、少子化和价值观的变化,结婚率一直在下降。同时,日本的离婚率从20世纪60年代后逐年上升,哪怕经历过新冠疫情的波动,2023年仍旧是结婚率大幅下降而离婚率越来越高。
在这个大环境下,国际婚姻的普及成为扭转日本婚姻现状的“利器”。尽管未婚人数正在增加,但与30年前的全国性调查相比,日本年轻人的结婚意愿仍然很高。日生基础研究所人口动态高级研究员天野馨南子在不久前发表的报告中提到一种观点:“男女双方的理想型伴侣已经与父母一代显著不同,就连求婚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从曾经的‘你愿意嫁给我吗’变成了‘我们可以相互扶持吗’,曾经长期停滞的国际婚姻市场也悄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国际婚姻的市场布局,就从爱知县、东京都和岐阜县的前三甲(2019年),变成了冲绳县位居榜首的格局(2023年)。爱知县和岐阜县是丰田的总部所在地,拥有众多相关的分包商和制造工厂,尤其是在工厂的生产线上,雇佣了大量外籍女工,于是洋媳妇嫁给日本男性就理所当然地“因地制宜”。冲绳县虽然“外国妻子+日本丈夫”的组合比例低于全国水平,但国际婚姻数量却在近几年大幅增加,占比已经达到7%,超过了全国平均不足4%的水平线。
从国际婚姻的组合来看,2021年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日本男性的国际婚姻数量是日本女性的三倍多,“中国妻子+日本丈夫”的组合最为常见。而日本女性的国际婚姻模式,主要是“韩国丈夫/美国丈夫+日本妻子”的组合,其次才是“中国丈夫+日本妻子”的模式。
对于自卫队员来说,配偶的选择被赋予与国家利益相连的意义,更为慎重。然而,颇为令人意外的是,2013年的调查显示,有800余位日本自卫队成员与外籍人士结婚,其中600人是中国籍,其次是菲律宾人、韩国人。更有意思的是,娶了外国妻子的海上自卫队成员中,有10人身处高度机密的岗位,他们的配偶基本都是中国人。
近年来,自卫队队员娶外国妻子的人数不断增加,但这背后的原因是自卫队队员恶劣的工作条件。根据陆上自卫队的统计,由于自卫队的基地大多位于乡村或郊区,在工作场合接触异性的机会很少,很多男性队员就通过婚介机构与外国女性结婚,或在娱乐场所的酒吧里遇到外国女性而恋爱结婚的情况越来越多。此外自卫队队员的工作性质,需要长途旅行离开日本,这使得与女性约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即便是结婚,迎娶外籍女子显然比日本女性更容易些,前者更能承受结婚后的“聚少离多”。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