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聚会涩谷店外景
星光点亮消失的时光
东京的夏夜,涩谷的霓虹如液态星辰倾泻在十字路口。2025年6月29日,当中国KTV行业的社交空间头部品牌“星聚会”的鎏金灯牌在涩谷中央街西口点亮时,这座被称作“亚洲潮流圣地”的街区,正经历着日本自1972年第一家卡拉OK诞生以来最剧烈的文化震颤。翁培民——这位被媒体称为“文化黑船”的掌舵人,站在巨型LED前,凝视着“让快乐没有时差”的标语在玻璃幕墙上流转。他的倒影与东京塔的光轨重叠,恍若两个时空的信使在此交汇。
三年前,当中国“星聚会”调研团队首次踏入东京的深夜街巷,他们发现日本KTV的时空仿佛凝固在昭和时代的胶片里。老旧的点歌机泛着暖黄色光晕,沙发扶手磨出包浆,年轻人在逼仄的包厢里重复着父辈的娱乐仪式。这是“中国零售商业影响人物”敏锐感知到的日本“消失的二十年”。
而此刻,中国星聚会日本第一家旗舰店——涩谷店内,声光电系统正将空间切割成多维宇宙:上一秒还是银河迪斯科的镭射海洋,下一秒已化作水墨丹青的禅意茶室。模块化墙体如变形金刚般重组,将传统卡拉OK的1.0版本解构为可呼吸的“娱乐魔方”。
星聚会涩谷店主要剪彩嘉宾:星聚会创始人翁培民,印力集团董事长丁力业,全联房地产联合会会长王永平,赢商股份总裁周艳斌,龙柏基金董事长蒋跃敏,《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蒋丰,日本中华总商会常务理事、ACEHIGH创始人兼CEO佐佐木健一
娱乐基因的进化论
“我们不是来日本开KTV的。”翁培民在接受访谈中轻叩桌面,“我们要用东方音乐交世界朋友。”他的语调温和,却让同行采访的《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想起推动明治维新的福泽谕吉的笔锋——那种将西洋文明与东洋精神熔铸的锐气。
试营业期间的数据如同精密的基因图谱,情绪识别系统捕捉到237种微表情,AI歌单推荐准确率高达92%;最令日本工程师惊叹的是空间转换系统——当蹦迪模式的激光网格与观影模式的星空顶无缝切换时,他们终于理解了中国技术对“沉浸式体验”的哲学诠释。
但真正让日本行业震颤的,是中国星聚会精心设计的“文化诱变剂”。每月的中日主题周,初音未来的电子音浪与《孤勇者》的摇滚嘶吼在同一个音响系统里共振;汉服体验区的年轻人穿着襦裙高唱《红莲华》,国风剧本杀让武士道精神与侠义江湖在平行时空碰撞。这种文化嫁接不是粗暴的覆盖,而是在保留本土根系的同时催生新芽。
星聚会涩谷店包厢内景
满足Z世代情感消费需求
试营业期间就已经实现的65%的复购率,商业奇迹背后,是精密且精准的消费模式设计。生于千禧年前后的这批年轻人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他们置身于信息语言构成的网络时代,社交属性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基因。创造娱乐生态,提供心理慰藉,满足情感需求,释放社交触须,是当下消费主流的真实心声。
“卡拉OK曾是昭和青年告别单身的仪式,如今却成了令和一代逃避社交的茧房。”翁培民的目光穿过落地窗,望向街角便利店外独自用餐的年轻人,“我们要让包厢成为打破孤独的化学实验室。”
跨城市K歌挑战赛,让涩谷潮人与安福路文青情牵“无线”;兼容中日两国流行文化的庞大曲库,提供无所不能的情绪满足;智能感应系统,轻松捕捉关键词,为消费者创造“破冰话题”。这些设计,如同精密的社会学实验,在娱乐的糖衣下包裹着治愈城市孤独症的良方。
更富深意的是餐饮板块的本土化改良。炸鸡块旁摆放着桂花酒酿,清酒杯里漂浮着枸杞——“和魂汉才”的混搭,恰似日本文化演进的隐喻。而将店长职位交给旅日15年以上的华人,则是翁培民的深层布局:“他们既是文化翻译官,也是情感接线员,能让服务细节长出本土的根须。”
涩谷店开幕式现场,星聚会创始人翁培民接受媒体采访
渐进式创新背后的东方智慧
“品牌出海,准备不足,是大忌。”面对“文化黑船”的争议,翁培民展示出东方智者的辩证智慧:“颠覆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传统在创新中涅槃。”他以智能手机类比娱乐业态的进化:“摩托罗拉死于对功能机的执念,而星聚会要做娱乐界的iOS系统——在封闭与开放间找到完美支点。”
这种平衡术体现在每个细节:曲库系统保留着日本演歌的醇厚,却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国版权共享;包厢隔音材料采用航天级静音科技,触摸屏却保留着实体按键的触感记忆;当AR点歌系统让虚拟偶像与真人同台时,传统卡拉OK的仪式感依然在茶水服务中流淌。
涩谷店开幕当天的分享沙龙
产品、环境、服务,不灭的星光
“年轻人,是创造快乐的主体。”星聚会品牌创立14年来,持续为“两支话筒一块屏幕”的夕阳业态注入活力,全力营造一个集合唱歌、剧本杀、蹦迪、下午茶、商务会议等全模式的社交空间,在中国130多个城市铺设900余家门店,坐拥3000多万“铁粉”会员,用“多巴胺”渲染快乐版图,成为年轻人心目中当仁不让的头号品牌。
“快乐,是人类最持久的刚需。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文化殖民,而是创造让玫瑰与樱花共同绽放的土壤。”俯瞰涩谷人潮汹涌的交叉路口,翁培民展开全球布局图:300家海外门店的坐标如星图般闪烁,从泰国到澳大利亚,从越南到新加坡,不同肤色的人们因同一首旋律产生心灵共振,每个光点都承载着“中国式欢聚”的基因序列。
星光闪烁,串连出星聚会的世界版图——当AR技术让邓丽君与初音未来跨时空对唱,当区块链技术让每首歌曲的版权收益实时分配给创作者,娱乐空间将成为文明对话的诺亚方舟。
星聚会创始人翁培民做客本社编辑部
后记
访谈结束,远处高耸的东京塔,与华丽的涩谷夜幕,叠合出充满未来感的电影画面。这座1958年建成的钢铁巨人,曾见证日本从战败废墟到经济奇迹的蜕变。而今,来自东方的“娱乐黑船”——“星聚会”,正以另一种方式续写文明交融的史诗。
星聚会的霓虹在东京夜空中持续闪烁,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扩张,而是一场以娱乐为载体的文明再造运动。真正的文化输出,是让不同文明在欢聚中共生共荣。
此刻,日本东京塔的灯光与中国星聚会的霓虹在夜空中交织,如同两个平行宇宙的虫洞连接点。翁培民知道,这场始于卡拉OK的革命,终将汇聚成照亮人类精神苍穹的银河——在那里,没有文化壁垒,没有代际鸿沟,只有因同一首歌而加速的心跳,和为同一种快乐而绽放的笑容。
星聚会涩谷店包厢内景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