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通过电视看有日本运动员参加的国际比赛里,会听到日本人这样给自己或己方加油——Nippon、Nippon。听得多了,就很自然地认为Nippon即日语中说的“加油”。然而我错了;尽管确实是用于加油的口号,Nippon却完全不是“加油”的意思。
还是一次亲历有日本运动员参加的国际羽毛球比赛上,再次听到他们喊“Nippon、”,就很好奇地问“Nippon”是什么意思。可能是我发音不准,对方一时没有听明白,但当他反应过来时,欣然并自豪地回答:“Nippon”就是日语中“日本”。
“日本、日本”。当时才恍然,原来自己差点就上了日本人的当:要是自以为是地用“日本、日本”来为国人加油,就很容易被骂的了。
然而一个用自己国家之名来为自己加油的民族,在世界上应该属于少见的吧。中国就不是。“中国队、加油”是最常用的了,甚至连“中国、加油”都不多见,更不用说“中国、中国”地喊。大概是因为“中国”发起音来并不上口的缘故吧。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喊“中国队加油”的时候,心中的激情是否比日本人的“日本日本”来得澎湃?
日语中也有“頑張る(加油)”这个词,但是说“Nippon、Nippon”的话会很容易让人想到“国家”的神圣。“加油”可以是为个人的加油,“中国队、加油”也可以是中国队集体的加油;国家责任与个人荣辱之间区别,仅仅一句“日本、日本”便足矣。试想一下,在一个成千上万名观众的赛场上,响彻赛场上空的国家之名,会是何等地激动人心!
都说日本人可怕,由此也就略见一斑。他们灌输爱国主义的手段比我们多了一招。然而更可怕的,应该是我们对日本的不了解吧。女足世界杯上,当德日遭遇时,中国人都站到了德国这一边,甚至给与日本姑娘喝倒彩的特别客人待遇,全场的嘘声盖过了日本姑娘们微弱的“Nippon、Nippon”的喊声。尽管最后失败了,但她们很努力。其实,并非只有中国人这样子做主人,日本也一样。去年在日本举行的男排世锦赛上,中国对埃及,全场的日本观众齐声大喊“エジプト、頑張って”(“埃及队加油”)。然而区别就在于,日本女足姑娘赛后感谢中国观众的倒彩。
不管基于什么原因,这样做需要勇气。我甚至希望,那一声“谢谢”可以成为双方互相理解的开端——至少在体育比赛上是这样的——而不过多猜测它是否别有用心。
由此想到明年的奥运会,我们将展现怎样的东道主姿态——更重要的是对日本运动员的东道主姿态?除去中日之间的直接对抗,我们能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客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朴的道理,面对日本的时候我们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也许还是做不到。
“日本、日本”——“中国、中国”!
当历史已是历史,我们是否可以和平地面对?也许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的目标确定了吗?朝着那个目标,每走出一步,我们都应该大喊——
“中国、中国”—— “日本、日本”!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