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育再生会议在前一个时期推出了招收100万留学生的庞大构想。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亚洲门户战略会议等日本政府直属的咨询机构,也纷纷跟进,高调推进这一构想。福田康夫首相对此也是态度积极,在就任首相之前的9月19日的记者会上,福田表示:“安倍所实施的‘亚洲门户’政策不错。但我觉得还必须加强,因为日本与亚洲不仅要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还要有更深一层的互信关系。目前日本已经有近15万的留学生,今后有必要增加到30万、50万,甚至是100万。”
可以说,在日本政府的高端层面上,有着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扩大留学生规模,几乎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随着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世界范围内的留学生数量,至2025年将扩张到目前的3倍,达到约700万人。另外,亚洲地区急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容,也必将带来对高尖端人才的激烈争夺。日本的有识之士,展望日本社会高龄化所产生的人才短缺,深刻认识到留学生事业迅速扩容的绝对必要性。
招收100万留学生的庞大构想,应该说具有全局发展、长远俯瞰的战略眼光,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日本的留学生政策,在定位方面依旧有暧昧不清的一面。从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接受10万留学生的计划,综观当时这一规划的初衷,其基本理念是“援助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希望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通过接收大量留学生,迅速扩张日本的“软实力”。从这一点来看,日本政府的基本出发点是“援助发展中国家”和“文化交流”,但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更多的是将留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作为弥补日本少子化进程的一种工具,体现的是一种浓厚的“国益第一”的色彩。
近20多年来,日本接收留学生的政策四处飘流,即便是要求大量引进留学生的这些智囊会议,就如何具体去推进、如何协调各关系部门的关系等,并没有具体的、综合性的方案。日本的经济产业省、文部省、法务省等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往往挑选其中的一点不及其余,经常造成招收留学生政策的剧烈波动。
由于日本政府一直在“国益第一”与“文化交流”方面寻找不到最佳的切合点,其留学政策,更多强调的是对数量的确保,而不是质量的提高。日本政府虽然对在学的留学生给予一定的重视,但对毕业之后留学生的发展,包括提供可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建设多文化共生社会、永住权和地方参政权等问题,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一切,均需要各主管部门的协调解决。
留学生的接收方和送出方,应该是达成一种“双赢”的局面。“援助”、“国家利益”和“文化交流”之间,应该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日本政府要真正扩大接收留学生的规模,那么,它首先应该做的不是随意地定下招生数字,而是亟需确立具有前瞻性的、带有明确发展理念的总体战略。否则,这些规划均有可能再度流于表面文章。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