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视点:日本右翼“过激化”的背后

日本右翼团体大日本同胞社成员堀米正广在8月15日潜入众议员加藤宏一的家纵火,并企图剖腹自杀。这一事件,震惊全日本。日本的有识之士纷纷追究,日本右翼的行动,为什么会越来越“过激化”?

加藤宏一的有关靖国神社的评论,只是出于他自身的政治信念,即便是他论述的中日关系,也是从日本的最高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在绝大多数日本人眼里,加藤是一位立场温和的政治家,用放火这种恶劣的手段来恐吓他,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从日本传统右翼的角度来看,右翼之人,往往陶醉于“大日本”的自我幻觉之中,标榜自己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日本精神的真正体现。因此,即便是一些日本右翼人士,对堀米正广的举动,也是颇有微词。因为在他们看来,剖腹自杀,也需要形成一种单独的“耽美”概念。在对手面前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并与对手进行激烈交锋之后,才能“堂堂正正”地剖腹自杀,这才是“正统”的做法,就象当年的三岛由纪夫那样。而堀米正广的行动,则是在对手缺席的情况下,跑到无人的家中放火,而且被害的是加藤议员90高龄的母亲,这种做法,显然是“上不了台面”的。

堀米正广的作为,可以说,明显地凸现出日本右翼日益“过激化”的倾向,而在这背后,是有其深刻的政治、思想、社会根源的。

从国际背景来看,随着冷战的终结,日本右翼原本轨道上的反共活动失去了明确的目标,这种丧失“敌对目标”的状况又导致右翼活动的严重停滞,令右翼势力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过去,在东亚地区,日本的右翼与韩国和台湾等的右翼遥相呼应,在他们访韩之际,在机场甚至会受到夹道欢迎的高规格礼遇。但这一切已经如昨日黄花,特别是目前韩国对朝鲜采取的“和解”政策,更令日本右翼在亚洲遍尝孤立的苦涩感觉。

从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来看,作为日本右翼金字招牌的极端民族主义,其“话语权”已经为政坛上的一些保守派论客所把持。日本一些有着文化人、教授头衔的人,在媒体上频频露脸,挥舞着“有着再进行一场战争的觉悟”这样的语言暴力,这些比右翼更右翼的过激言辞,在无形中抢夺了右翼的“风头”,令日本右翼更感受到了其“存在”的凋零感。更令日本右翼“苦恼”的是,近几年来日本政坛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新保守政客,其政治理念与他们越来越接近,越来越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氛围之下,在日本右翼看来,光是发几张传单、寄封夹着刀片的恐吓信,或者扔一、二颗简易燃烧弹,已经无法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正是这种“危机感”,令日本右翼日益“过激化”——要维护自己的存在,必须打出更加鲜明的旗帜,必须采取更加惊天动地的行动。在日本右翼看来,现在日本社会已经不再需要优雅的语言辩论,它需要的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破坏性作为。

走向不得不利用过激的暴力违法手段来唤起全社会的注目,这可以说是日本右翼正在逐步走向“弱体化”;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日本政坛的总体保守化正在逐渐取代日本右翼的位置,这种发展进程着实令人担忧。